钱币论坛_首席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席专场竞买 | 2025春拍最新动态日程 | 5月:15-18日 SA#52 | 25日 北京阿城哥 | 27日 中国嘉德 | 6月:3-5日 MDC#16 | 23-25日 SBP | 待定 保利 华艺-北京 | 7月:4-18日 SPINK

首席甄选店铺 首席收藏官方店铺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德藏世界币章 | 广银阁-现代金银币 | 姑苏银庄-机制币 | 东丰阁-纸钞/现代币章 | 小同行银楼-银器/杂项

精选藏品列表 成都小江 | 天生銀家 | 小陈弟弟-机制币 | 泉是漏 | 浩川收藏-机制币 | 蜀藏阁-机制币 | 一思阁 | 小精品银元铺子 | 泉博文物商店 | 然哥

查看: 8521|回复: 5

第12届中国铜研会 参评论文《“任性就有錢”--- 民國時代...

[复制链接]

29

主题

1008

帖子

4581

积分

首席专家

Rank: 8Rank: 8

积分
4581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首席专家

发表于 2015-10-9 15: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沁园 于 2015-10-9 15:47 编辑

“任性就有錢”--- 民國時代的輕質銅元
孫   浩
    中國銅元品種雜多,基本可分為三大類:光緒元寶、大清銅幣、民國銅元。前者指1905年整頓幣制前,正面標示“光緒元寶”及發行省名者;爾後發行形制統一正面皆鐫“大清銅幣”、中心標示省名簡稱;此兩類花紋大同小異,反面皆為龍形。民國成立後則種類繁多,有開國紀念、共和紀念及普通銅元,以旗幟與嘉禾為主要設計元素,亦有少數人像銅幣。然而民國時期大量沿用前清舊模造幣,造成收藏界及錢幣學的諸多困擾。筆者根據各類資料,由重量切入整理如下供藏友參考。

銅元法定重量的演變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廣東錢局仿香港一仙試造對銀圓作價之“每百枚換一圓”的一分銅幣,定成色銅九五、白鉛四錫一,重二錢(7.46克);旋改對制錢作價之“每元當制錢十文”,規格不變。1905年(光緒卅一年)《整頓圜法章程》定銅幣為四種,二十文重四錢、十文重二錢、五文重一錢、二文重四分,銅九五鉛四,重量及成色基本不變。

    1910年(宣統二年)清政府頒布《幣制則例》擬行十進將單位改為“分”、“釐”,因顧慮與舊制容易混淆而聲明另訂,但未發佈,十進制銀幣銅元也都沒有發行。故有清一代,銅幣的法定重量始終未改。
    民國成立後繼續推動十進位,1914年(民國三年)制定的《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改銅幣為貳分重二錢八分(10.44克)、壹分重一錢八分(6.71克)、五釐重九分(3.36克)及二釐重四分五(1.68克)、一釐重二分五(0.93克)計五種,成色皆銅九五、錫四鉛一;據了解,這是前清時期就擬妥的。雖發行一分及五釐兩種,但推動未能普及,舊制銅元依然暢行無滯。
    廢兩改元後,財政部在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公布十進位《輔幣條例》,銅幣壹分重6.5克、半分重3.5克,成色銅九五、錫鋅五。隨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銅成為戰略物資,不再是輔幣材的主要選項。

“輕質銅元”流行時間
    所謂“輕質銅元”,指重量及含純銅成份不足法定規範的銅幣。也就是說,造幣廠生產的時候,只要符合當時規定的重量與成色,法理上即非輕質銅元。因製造技術力及設備上的限制,無法枚枚精準,故允許重量有些微公差;銀幣是千分之三,銅幣未明訂但“稍可從寬”;壹圓主幣行用磨損而減少百分之一時得向政府兌換新幣,五角以下的銀銅輔幣則為百分之五。

    前清時代銅元的問題,主要是供需失衡,產地因交通不便無法迅速運送偏遠地區而過剩;發行過濫,“所用銀錢式樣各殊、平色不一,最為商民之累”。從銀賤錢貴形成的錢荒現象,生產過剩後轉變為銀貴錢賤,銅元充斥後購買力降低形同貶值。加上清政府未按幣面價值收用,而是任其隨市價漲落,貨幣有如商品。各省亦視發行銀銅幣為籌款捷徑,品質逐漸低下;雖然偷工減料之嫌,尚不嚴重,成色方面則缺乏可靠資料。
    民國之初因歐戰爆發,銅價高漲,兌率尚可穩定維持在130枚上下盤旋。1918年戰事結束銅價回落,各廠濫造之風再起,大量出現分兩不足的銅元,影響所及1920年即遭致外國駐華照會致外交部表達“關切”。“輕質銅元”、“輕量銅幣”名詞開始見報,農工小民生計受害極深,遂為世所詬病。

兌銀圓 “日趨下游”
    1919年輕質銅元開始盛行後,與銀圓之兌價跌風逐漸劇烈,不數年即跌破300枚,最低達390枚。由綜合整理的下表可知,當十銅元對大洋的比價在機製銅元問世後,二十多年的變化。自發行初時的80枚左右一路下滑,輕質銅元開始流行後,加上發行銅元票不必官方核准,錢莊商鋪隨意為之,市價如同崩盤,慘不忍睹。
    各廠公然生產輕質銅元,其來有自,1919年4月5日財政部幣制局訓令天津造幣廠,准每日產製五十萬枚,“惟限‘當十’一種。每枚重一錢八分,成色銅九鉛一”。雖重量照《國幣條例》不變,但成色由銅九五、錫四鉛一改成“銅九鉛一”成本可就大幅降低;因為每担(60.45公斤)原料單價銅38兩、錫45兩、鉛18兩,既減銅色又去價昂的錫。銅錫鉛價格固有波動,但價差比例大致不變。此例既開,各廠競相減重降色,輕質銅元益趨惡劣,氾濫也是必定的結果。
    銅元價格暴跌後,民眾狀告省府,津廠廠長在1923年1月被直隸省長質問有關進禁鑄劣質輕質銅元訓令是否照辦時,振振有詞回答“銅元重量成色,係遵部條例辦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008

帖子

4581

积分

首席专家

Rank: 8Rank: 8

积分
4581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首席专家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5: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沁园 于 2015-10-9 15:53 编辑

未命名-1.jpg 《海關十年報告1922-31》〈膠州口〉有這麼一段記載:“比歲以來,本埠流通之當十銅元,幾已絕跡,而當廿銅元,則充斥市面,以故與銀元兌獎之價格,日趨下游。查昔日銀元一元,尚換當廿銅元250枚,今則增至350枚。而當十銅元之兌換價格,則激漲不己,昔日銀元一元,可換280枚,今則減為200枚矣。究其原因,良以當十銅元含銅之成分較多,狡黠者流,往往融成銅塊,潛輸日本,或將該項銅元,私運滬粵等埠,以博厚利。經濟原理所謂‘劣幣驅逐良幣’者,信而有徵矣”。同期之〈天津口〉報告:“銅元則僅有當二十文者之大銅元一種,當十文及一分之銅元,早已絕跡”。而漢口的兌換率,從1922年的當二十銅元179枚跌至1931年的546枚。商埠重鎮上海“僅當十銅元一種,當二十文者,從未通用”;其價格在十年間,兌換數目由174枚跌至285枚。

市面銅元的重量
    本文引用之重量數據以2006年出版之段洪剛著《中國銅元分類研究》,簡稱段譜及2008年出版之《中國錢幣大辭典》〈清編•銅元卷〉,簡稱大辭典兩書為主,其他史料文獻為輔。採用2012年周沁園/李平文編著《中國機製銅元目錄》,簡稱周譜之精美圖片。現謹將各時期制定的標準及史料書譜記載整理列表,供有興趣的藏友研討時之參考。
未命名-1.jpg 未命名-2.jpg       若將誤差放寬,以法定重量+1%為上限,-3%為下限的參數來看,無論是《大辭典》或《段譜》的統計中,二十文除乙巳與丙午外都低於參考值,顯示丁未與己酉二十文皆有民國版。十文除丁未是財政部訓令中指定的年度,從前書看己酉亦有生產,從後書看則所有年度都包括在內。各廠並未恪守飭令,民國版輕質大清銅幣如洪水氾濫,終於成災。
    1923年(民國十二年),上海英商公會以其搜集通行銅元二百餘縣地方報告及其流行之銅元形式五十餘種,委託上海化學化驗所按《國幣條例》之壹分重一錢八分(6.71克)含銅九五標準進行化驗,綜合結果重量約低16%、銅色僅73-4%左右④。與1920年外交照會時平均的重量15.74%、成色的17.56%比較,重相近銅色則更為低下。也難怪有些銅元的顏色偏黃,因為雜質含量過高⑤。

結   語
    《國幣條例》定銅幣成色銅九五、錫四白鉛一,此比例是英國專業銅胚製造廠根據多年詳細試驗所得,質地適合工費省,“所成之花樣,飽滿而清楚”⑥。北洋政府雖有維護幣制之心,奈何各地軍閥交戰局勢混亂,所謂中央徒具虛名。各省造幣廠除“鑄數無節”的濫造之外,更“輕之無度”又隨意修改配方,“任性就可有錢”,也難怪輕質銅元罕有圖文馬齒壓印清晰的好品。總的來看,辨識輕質銅元也就是“民國版大清銅幣”最簡易的辦法是重量,其次是顏色壓印圖紋欠佳。

[註    解]
① 學名稱“青銅”(bronze)。各條例中的白鉛、亞鉛或鉛,其實是鋅。
② 《中華民國貨幣史資料》〈第一輯〉頁540/7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基本上鋅價不及銅之半,而錫價在三者中最昂。
③ 張俊英主編:《造幣總廠》頁535,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④ 金國寶:《中國幣制問題》頁102,上海商務印書館,1928年。
⑤ 一般來說,造幣用黃銅 (brass)成份是銅七鋅三。一文制錢是銅六鋅四。如含鋅量為18%-20%會呈紅黃色,而含鋅量為20%-30%就會呈棕黃色。含鋅量小於 35% 時,塑性適合冷壓加工
⑥ 《鑄錢工藝》卷二頁53,上海江南製造總局翻譯館,英文原本約1883/4年左右出版。此英國專業銅胚製造廠應是伯明翰造幣廠,該廠最著名的產品是銅胚,並非成幣;而銅幣或胚餅的配方很多,以此為主。

[圖片說明]
2-1_英使請停止濫鑄-1.jpg 2-1. 銅元氾濫造成市面混亂,民國八年英國商家請駐華使節函外交部之信件。

2-2_法使函南京輕銅元案.jpg 2-2. 1920年/民國九年北京駐華公使團由法國公使柏卜(Auguste Boppe)領銜致外交總長表達關切寧廠“輕量銅幣”的照會。該函所指的是十文面值,當時發行較民初所造者平均的重量少15.74%,銅色低17.56%;此種輕質銅元在市面上約6%。舊時代公文以毛筆書寫,端正工整的楷體,令人賞心悅目,查閱檔案未必枯燥。以上原件藏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


2-3_薄片.jpg
2-3. 己酉大清銅幣二十文“薄版”,10.5克,此等品相,萬中選一也難。周譜HB.63原品圖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1

帖子

2093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发表于 2015-10-10 12: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2200

帖子

67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91

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0-10 2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乙酉确实万里挑一也难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4020

帖子

1万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4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5-10-11 10: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详实的史料,还配有罕见品相的钱币,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1815

帖子

1万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39
发表于 2015-10-12 14: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史料学习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首席收藏 ( 京ICP备11006322号-8 )

GMT+8, 2025-5-15 04:06 , Processed in 0.031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25 ShouX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