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沁园 于 2015-9-25 16:19 编辑
以“戶部光緒元寶”之名發行的銅元以面額論,有五文、十文及二十文等三種;各面額設計的正面銘文一致,背面坐龍形式則有兩種。其一與北洋銀元系列相同,各面值均有,俗稱“珠圈龍”,此系列實際上是北洋銀元局於1903-1904年(清光緒二十九、三十年)所造①。另一款圖形則與戶部一兩系列銀幣相同,早期稱“無圈龍”近年來多以“戶部龍”為名,本文以此為準,只有二十文一種,因冠“戶部”之名,故想當然的被認為是前清天津造幣總廠1905年開鑄時所製。事實上戶部整頓圜法設總廠造金銀銅三品當時,金銀兩種分量成色未定,先造銅幣四種,所造的二十文是乙巳年大清銅幣。若戶部龍二十文非總廠所出,又來自何方?本文探討此“戶部龍二十文”之製作時地,還原歷史真實。 與總廠無關的戶部銅元 1917年(民國六年),義大利駐華參贊羅斯(Giuseppe Ros) ②在上海出版的英文《亞洲文會北華分會年刊》發表“Coin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之硬幣) 專題報導。這篇文章是羅斯將其親身至各主要造幣廠收集之硬幣及資料作系統化的整理後發表,由於身份特殊,撰文時有各省造幣廠廠長,以及服務於中國海關、郵政等單位洋人的協助,資料提供者包括總廠義大利籍雕刻師喬奇(L. Giorgi)本人,現已為許多民初硬幣考證的依據。 該文在關於開國紀銅幣介紹中的註解內提到湖北前一年開始流行鄰省湖南的嘉禾二十文時,有段非常重要的描述:“武昌造幣廠廠長,發現銅價高漲的情況下,生產二十文銅元要比十文能給該廠帶來更多的利潤,於是想效法他在長沙的同行;我被告知,這些的模具都已雕刻完成(按:應指“開國紀念幣”二十文),然而財政部沒有同意。就在最近(1917年4月),武昌造幣廠開始發行二十文,幣模是以往沒使用過的戶部舊模。這模具與大阪造幣局在1903年為天津造幣廠雕刻的設計相同,當時準備發行單位一兩銀幣的輔幣;但(銅幣)外徑是32 mm,而大阪造幣局的是31.8 mm。戶部發行的是拉姆斯登《中國近代銅幣》(Ramsden:“Modern Chinese Copper Coins”)編號37及38;或《駱哈特中國銅幣藏品選集》(The Lockhart Collection of Chinese Copper Coins)編號2004,形式是不同的”。但筆者當時忽略了“以往沒使用”及“形式不同”這兩句,因此雖有這兩份1911年及1915年出版的圖冊,卻未交叉比對。
筆者曾在2002年發表這段文字的部分內容時③,主題是論證武昌廠所造之銅幣大珍“開國紀念幣”五文、二十文及五十文的製作時間。雖也提到鄂廠發行鈐上戶部銘的二十文銅元,但以其為量產通行幣,大阪造幣局代刻戶部模之事亦記於1914年《造幣總廠報告書》,無庸多加贅述而沒有深入。近年對清末民初發行貨幣史有較深入的認識後,開始檢討以往認知是否有疏漏或誤解之處,日前重讀此段落時,進行核對後發現這兩份早年出版的圖冊,都沒有戶部龍二十文。
若戶部龍二十文在光緒年間發行,必然被拉姆斯登及駱哈特收錄在民國出版的圖冊內。經將之與北洋造戶部銅元兩件事串聯後,再參考近年出版的幾本暢銷銅元書譜④及世界硬幣目錄,發現記載並不一致。筆者豁然理解到其重要性,特將戶部龍二十文之製作發行時地相關資料申述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