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论坛_首席收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席专场竞买 | 春拍五月 3日 MDC#14 | 7日 Sedwick#35 | 16日 泓盛 机制币珍品之夜 | 17日-19日 第23届CICE(北京)展 | 25日 嘉德 | 六月 1日 宜和 | 13日 SA#49 | 15日 华艺

首席甄选店铺 首席收藏官方店铺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德泉缘 | 德藏世界币章 | 广银阁 | 姑苏银庄 | 东丰阁 | 剑客精品银圆 | 成都小江 | WNumismatics

精选藏品列表 皇冠收藏 | 北京阿城哥 | 天生銀家 | 泉博文物 | 小陈弟弟 | 万泉斋 | 泉是漏 | 浩川收藏 | 蜀藏阁 | 汕头博雅藏 | 梧诲泉阁 | 凝晖堂

查看: 16415|回复: 19

西藏壹两 银饼考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发表于 2015-9-1 23: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耿耿情怀 于 2015-9-2 21:17 编辑

香港拍卖周告一段落,得闲又见旧帖,转眼一年感触颇多。 此文写与2014年9月,得首席论坛之机缘促成此文并已发表,时逢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日,首次网发拙文一篇,也算兑现当时的一个小承诺。感谢各藏家交流特别是施先生的无私分享,欢迎更多探讨指正。


(图一)“西藏壹两”银饼.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耿耿情怀 于 2015-9-2 21:05 编辑

       晚清至民国初,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收藏高峰,并带动了其后的钱币收藏热潮。同时,一些带有西藏题材的臆造币也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康熙宝藏壹两、康熙宝藏半两、乾隆宝藏壹两、乾隆宝藏宝塔图、乾隆头像、慈禧头像、班禅头像等一系列臆造币,且金、银、铜均有。当世藏家与币商纷纷猎奇购之以观其容,并延续后世。“西藏壹两”银饼,亦为诸多臆造币中的一种。
      2013年秋,香港SPINK拍卖会专场,其中一枚“西藏壹两”银饼(图一),以13万港币成交,其拍品描述为:“中国西藏,铸者不,一两,重36.21克,无纪年铭文为西藏壹两(耿爱德441),极其漂亮稀有”相比其描述中的“Anonymous”(匿名,即铸者不详),同场其他一些西藏银币,却明确标注为“fantasy”(臆造),从拍品描述和最终成交价来看,显然此币未按一枚臆造品的历史价值来衡量竞拍。
      这也无怪,其描述中引用的(Kann441),即著名美籍中国钱币专家——耿爱德所著,《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hinese Coins》一书中所刊此品种。这本1954年出版,迄今为止,仍为中国近代货币经典著作及重要参考文献的书中,对其记载如下:(约)1908年 西藏银饼壹两(无纪年)。直径30毫米;厚5毫米;重37.4克;光边。正面:中心一极小圆点。环绕4个汉字,标示“官炉局铸” 还有我们常见的铭文:“光绪元宝”,代表光绪(朝)有价值的钱币。接近边缘有2圈圆环,在圆环之间有48颗珠圈。背面:中心一极小圆点,环绕4个汉字“西藏壹两”,意指:西藏,一两。靠近边缘处,有2条线形环绕,有同样的48颗珠圈在它们之间。
      可见,耿氏在著作中未明确将其划为臆造品。作为较早较全面研究近代中货币的外籍专家,耿氏对钱币品种涉猎之广以及实物藏品之丰,令人感佩。但受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信息环境,完成如此庞大体系已属不易,稍有纰漏在所难免,且耿氏虽在中国数十年,仍不精通中文,更不用说藏文了。如著作中记述藏历13绕回44年的三枚藏币 ,通过其描述与图录编号进行对照,发现币面用藏文实际标明的是藏历13绕廻46年的西藏“久松西竹”(藏语音译)薄片银钱,且另两枚属于后期改版再铸品,这充分说明了,耿氏在面对某些类别钱币时,更像是个忠实的记录者,而不单是鉴定者。其在著作中也曾感言:“书中刊登的一些仿品插图显然有看似矛盾的方面,但在慎重思考后,还是决定这样做。为了将真实的一面通过这种创新形式(以客观描述配合图录)呈现出来,这样做也是真诚的出于对收藏者和研究者利益的考虑。”确实,通过其著作中细致描述和实物图录对照,为后人进一步研究考证留下了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
      而今,吾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尊重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更应裨补缺漏,严谨探究和完善其论证体系。上海市钱币学会的钱屿先生,在对耿氏《中国币图说汇考》中文译本“译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说的好:“在耿爱德先生收藏和研究中国近代机制币的那个历史阶段,他已有意识对所接触的伪品做了初步的分类,并在史上首次采用图录的形式加以记载……幸莫大焉,……时过半个多世纪,随着知情人的凋零,许多“老假”已登堂入室成为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座上客、高端拍卖会的宠儿。因此,仔细阅读本著作,对辨别真伪能力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百密一疏,在本书内容中仍掺杂少量伪品。有些伪品已得到公认,而有的还存在学术争议。希望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留意和辨别。”
据说耿氏在1949离开中国前,曾对包括“西藏壹两”银饼在内的部分钱币也有所质疑,并请教过当时国内一些钱币专家,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未做进一步考证,由于品种特殊,其依然带有记叙性的收入在其1954年出版的著作内。而后人关于此币,常以此著作为引文,这也使得此币的性质和耿氏的初衷一直被有所误解。
      时至1959年,台湾李东园先生编著的《西藏邮币考》出版,在书中首次明确论及此币系臆造,且立论鲜明直述观点,从学术角度来看,可谓不拘一格一针见血,实为难能可贵。由于当时此书被内地作为禁书,又因西藏钱币和邮品历来在收藏中,属于相对较冷门品种,故未得到更多的藏家学者的关注。
      至1987年,由肖怀远先生编著的《西藏地方货币史》出版,此书是国内较早全面系统性研究西藏地方货币金融的著作,书中对一些珍惜史料和零散资料做了汇总和说明,对以往著作文献中某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客观系统的分析和修正,书中第六章,小标题为“和平解放前在藏流通的主要货币——伪币和臆造币——伪币防范方法”中,按币面所铸时间顺序,图文并茂的对一些西藏臆造币进行了归类,“西藏壹两”亦在其中。“光绪元宝西藏壹两银币,币面没有藏文,比“宝藏”银币厚。”书中所载币图6-37即为耿爱德书中同一枚币,同时,著作中还丰富了不少货币金融研究新资料,其获得全国民族经济学优秀论著奖,可谓实至名归。
笔者多年来有幸陆续收集到不少宝贵文献资料和原版书籍,结合自身收藏经验,继续从以下几点进一步论证其臆造本质:
      1. 从藏地贸易习俗和使用习惯来看,和诸多地区一样,藏民族也是从早期以物易物,较原始的农牧交换方式,逐渐发展过渡到以金银等贵金属为货币单位的贸易交换形式的。16世纪中叶,今尼泊尔地区一些土邦王国所铸造的银钱,逐渐流入西藏,至1640年后,随着与周边贸易往来增多,在实际交易中大量使用一种统称为“摩哈”(Mohar)的银钱(图二), (图二)尼历812年(公元1692年)-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3: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耿耿情怀 于 2015-9-2 22:25 编辑

      当时西藏尚未自铸货币,在实际交易中亦存在找零困难,以至运用多种不同切割方式以求找零使用,(图三) (图三)不同切割方式找零的银钱.jpg 但相比每次都需要称重验色的银锭、碎银而言,其单枚银钱规格统一,重量比价固定,携带方便,所以在往来贸易中有较好的市场需求。
      18世纪中叶,由于廓尔克切断了附近几个土邦国家与西藏地区的贸易商道,商旅骤减,使得原来在贸易往来中,使用的各土邦国家的银钱变得稀缺,以至市面上银贱钱贵,银钱兑换流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地区贸易。无奈之下,西藏地区分别于乾隆二十八年、二十九年铸银钱以求缓解。后乾隆五十年又铸过一次。两次自铸银钱都属于临时性质,铸币时间短,数量有限,实为权宜之计。而值得注意的是:两次非正式铸造的银钱都是一钱五分形制。1769年,廓尔喀战胜各土邦国家,统一了尼泊尔全境。越来越多的纹银继续输出至廓尔喀,铸成银钱后再往来贸易使用,如此的交易方式共持续了二个多世纪。“卫藏地方向系由廓尔喀铸造番钱,运来行使,仍兑换银两运回” 。
由于廓尔克在银钱铸造过程中不断掺铜,引发银钱贸易纠纷,其非但不思悔改还多次借机入侵藏地,引起清政府及西藏人民的强烈愤慨。乾隆帝钦命福康安将军率军,于乾隆五十七年平定了廓尔克。同年,在拉萨设宝藏局,销毁廓尔克旧钱,自铸新银钱,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廓尔喀钱文,概行销作银两,一律使用官钱”。考虑到银钱贸易使用习惯已久,参考“摩哈”形制,铸造纯银宝藏银钱,有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三种。(另有少量七分五形制存世,亦可能为一钱样币减重一种)如此,一则便于顺利过渡和流通,二则能进一步替换低劣的廓尔克旧钱。
新币发行后,成色颇佳,商民乐用,只是其中的一钱五分银钱
(重约5.5克)因看似和一钱(重约3.7克)差不多样式,但按规定一两银子只能兑换到六枚。又因首次铸造币面带有皇帝年号的银钱,商民有所顾忌,不敢随意分割,使得小额贸易找零十分不便,终至市场流通不畅。见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工部尚书和琳、副都统成德奏折:“下余无知,不论银之成色高低,单论钱之兑换多寡。自去年迄今,搀铜旧钱与新铸之一钱重及五分重者,畅行无滞。惟一钱五分重新钱,因换六元之故,竟觉停积。”“试令监造银钱局员,暂将一钱五分重银钱停铸。”“嗣后毋庸再铸一钱五分重银钱…… (图四)一钱五分银钱 正面.jpg
      可见,藏地几个世纪以来,长期习惯使用一钱五分等形制的薄片银钱,清朝统治者在自铸新币时也充分考虑到这点。只是小额辅币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而西藏剪切银钱的历史早在尼泊尔代铸币时期的1689年便已出现,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此外,西藏地区一直还有将青稞、盐巴、酥油、茶叶等实物充当辅币功能使用的习俗。“若易贸碎小之物,以蒙子哈达、茶叶、酥油易换。”
这就难怪新钱中的一钱五分银钱,终因流通不畅,第二年便停铸,其后每年铸币均以一钱为主。而相比高面值重量的“西藏壹两”银饼,与西藏地区几个世纪以来的贸易习俗严重不符,与藏地银钱实际使用习惯相脱离。
       2.从西藏铸币历史和工艺发展来看,乾隆五十六年谕:“我国家中外一统,同轨同文,官铸制钱通行无滞,区区藏地,何必转用外番币货。况伊将所铸之钱易回银两,又复搀铜铸钱向藏内交易,源源换给,是卫藏银两转被廓尔喀逐渐易换,尤属不成事体。… …莫若于西藏地方照内地之例,安设炉座,拨派官匠,即在彼鼓铸。驻藏大臣督同员役监制经理,自可不虞缺乏。”乾隆五十七年,福康安奉旨在西藏地区筹建铸币局自铸官钱,统协相关事宜。参照其他各省设铸币局的命名方式,设立“宝藏局”,同时设计钱模样币呈送御览,正面为“乾隆宝藏”四字,背面铸“宝藏”二字,正反面均为藏文。
     乾隆帝阅后认为不符合之前“同文同规”的要求,改铸正面汉字“乾隆宝藏”四字,背面为相同意思的藏文。并于乾隆五十八年正式铸造发行,同时颁布《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图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3: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耿耿情怀 于 2015-9-2 22:10 编辑

(图五)《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原文(局部).jpg
      由此可见,清政府对藏地铸币事宜十分重视。法度严谨有章可。皇帝亲自御览,详究钱文细节,钦命驻藏大臣直接负责管理,特设的“宝藏局”等同各省铸币局,更是直属中央监管,不会轻易由外省涉足,更不会如“西藏壹两”银饼这般,所镌“官炉局铸”字样于币上,实为怪异。
此外,随着西藏地方铸币历史的发展,其铸币工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力手工打制阶段(1791-1909年)、半人力、半机械化铸币阶段(1909-1928年)、电力机械化铸币阶段(1929-1954年)。这都与历史进程和技术发展紧密相关。从目前已知实物银币,再结合文献史料来看,西藏地区铸造的一两形制银币,基本集中始于宣统元年(1909年),即是以人力、水力为主要动力的半机械化铸币阶段的初始年,且不少币都带有试铸性质。在使用了水力机械铸币机器后,生产力得到较大的提升和发展,这正符合铸造大型银币胚饼、模具、压力等主要铸币工艺的客观需要。
所以,标示“光绪”朝铸造的“西藏壹两”银饼,有悖钱法规范,有悖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且铸造如此无缘由、非常规的银饼,竟无任何史料记载,实不可信也。
      3.从西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来看,西藏历来地广人稀,路途艰难,清中央政府考虑西藏不产铜,如从云南采购,运输艰难,为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的钱制问题,故特许设立宝藏局自铸银钱。 “若设炉鼓铸宝藏钱文,铜斤必须运自滇省,而滇铜开采日久,近来矿苗渐欠旺盛,仅敷京局及各省采办,恐难冀供西藏鼓铸。自滇至藏,一路崇山峻岭,不能水运,脚价实属不资。计算采买铜价,并柴炭人工脚价等项,较之内地加至数十倍,……番民习使银钱,骤难更易。即内地铜钱,亦只行至打箭炉而止。自打箭炉直至拉哩,全系使用碎银。”
可见,宝藏局所铸几种形制的薄片银钱,符合藏地矿产资源、人力物力、地域环境等实际情况,而如“西藏壹两”这般单枚厚度都在5-6毫米以上的银饼,不仅携带不便,更难分割兑换,与藏地商民的贸易生活和使用习惯相脱离,与藏地铸币形制不符,断无可能出自“宝藏局”。而观其整体样式风格和钱文排版,倒与“湖南官钱局造”(1906年)系列银饼(图六)极为相像。 (图六)湖南官局钱造-省平足纹壹两-1.jpg        西藏壹两”币面也明确镌有“官炉局铸”字样,会否当时由湖南地区试铸或代铸呢?笔者认为绝无可能。
对此,李东园先生在其书中,早已明确指出:“其后虽见西目载有“西藏壹两”银饼一种,面篆“光绪元宝”中央镌有“官炉局铸”字样,字体呆板,此制与西藏行用之币制不合,征为好事者仿湖南官钱局银饼样式,铸之以示好奇者,无足采也。”诚然,从已知西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其往来运输之艰难,人工脚价之昂贵,从上文《卫藏通志》所载乾隆年间奏章已有细述。至光绪朝,国力每况愈下,而远隔藏、川、滇、贵诸省,与体制不符,与运输不便,与财权不明,与政务不畅,何苦图之?且铸币兹事体大,未上奏朝廷户部,亦未见任何往来公文,竟可随意横跨几省而为之?实自欺也!倒是臆造者很有可能借鉴了“湖南官钱局造,省平足纹壹两”系列银饼的纹样和钱文设计。
此外,我们再来看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抵制英属印度殖民地“卢比”银币大量侵入,对川藏及周边地区的金融秩序和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冲击,在打箭炉(康定)铸造了极少的西藏“炉关币”。其正面为汉字“炉关 交铸 足”,背面为藏文,形制和“卢比”相当。(图七), (图七)打箭炉所铸“炉关币”.jpg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西藏壹两”汉字的钱文风格、形制排版,与其所处的朝代风格、地域特征均相去甚远,显得突兀怪异毫无章法。
       4.从西藏制币规格和银两衡制来看,西藏极少铸造一两银币。直至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政府在拉萨北郊扎什建立造币厂,以水为动力带动机器,铸造了极少的“宣统桑康果木”和“师图桑康果木” (“桑康果木”音译,即“一两银元”)一两形制的银币,其直径35毫米左右,普遍重18-20克左右。相比之下, “西藏壹两”直径30 毫米左右,重36-37克左右。重量近乎超出一倍。显然,臆造者对清朝中央银两衡制与西藏地区的特殊关系还不够了解。
清朝政府使用的衡制最主要的为“库平制”(或称“库平两制”),一库平两合公制37.3克,单位有两、钱、厘;西藏地区自乾隆时期宝藏局正式铸造银钱以来,银两衡制基本与中央保持统一,“每圆仍重一钱五分,纹银一两,只换银钱六圆。是银钱计重九钱。易银一两。以多出一钱。作为铸钱工本。并另铸一钱之银钱一种。每两易换九圆。五分之银钱一种。每两易换十八圆。均有一钱之余胜。成色既无高下之殊。”“嗣后嘉庆道光年间,亦按此式鼓铸,每圆番平一钱五分,合内地库平一钱正,以十圆为一两,通行藏卫。”笔者根据6枚一钱五分银钱; 9枚一钱银钱;18枚五分银钱;各可兑换纹银一两,并各多出一钱作为铸造工费。通过简单换算可知,一钱五分银钱(约5.5克)X6枚+1钱(约3.7克)工费,约合36.7克。用同样方式可得出:9枚1钱银钱加1钱工费,约合37克,18枚5分银钱加1钱工费,约合36.1克,基本都与中央衡制的37.3克相当。
其后的嘉庆道光年间亦有延续,自道光十六年后,不见流通之西藏鼓铸年号银钱。除却外因,主要内因之一是银价的波动,工费损耗有利可图,而藏币一直又存在减重现象,且纯度也有下降。
      到了光绪朝后期,银钱兑换弊端突出,藏地番银与汉银兑换率约为3:2。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三日,驻藏大臣裕钢摺:“自上年藏中银价徒低,市间以藏钱七八元即可购银一两”至光绪三十年(1904)三月二十九日,《有泰驻藏日记》又载:“番银四两合内地银二两四钱。”按驻藏大臣有泰的记述,番银与汉银兑换率进一步下降,相当于每两约合内地银六钱。根据中央银两衡制37.3克六折计约22克左右,这与前文所述宣统元年极少铸造的二种一两形制的“宣统桑康果木”、“师图桑康果木”银币,普遍重量在18-20克左右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充分证明了藏地银两衡制与藏币计重的微妙关系。
而据耿氏书中所载,“西藏壹两”重约37.4克,其甚至超过中央规定衡制37.3克,显然臆造者知其一不知其二,违背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想当然的参照中央一两的库平重量来臆造了。
       5.从西藏钱币币面文字来看,清朝是满族统治时期,西藏当地众多官员历来并不精通满文,汉文尤甚。此现象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询问当年的支藏干部可能体会更深。而当时大部分的普通民众,辨识汉字就愈加困难了。
光绪朝晚期驻藏大臣联豫,曾在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奏折中,详细向皇帝陈述了藏地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急需办理事宜,其中第一条便称:“一拟设立初级小学堂二所。查西藏文字数千年来,不通中国,仅译注经典而已。”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在仅有半面汉字的宝藏银钱上,时常发现有将汉字书写错误的现象,且属于官方打制模具错误,比如相同朝代,相同年份,相同的一个“藏”字,就会出现多种写法。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有些书写组合甚至还不能称为“汉字”。(图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3: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耿耿情怀 于 2015-9-2 22:19 编辑

(图八)相同朝代年份,“藏”字的多种写法.jpg 从目前 (图九)最常见藏币之一“章噶嘎布”.jpg 所能见到的所有实物藏币和文献图录中,无论样币或流通币,大部分正反面均为藏文,(图九)半面汉字半面藏文的较少见,另有极少同时带有满、汉、藏文的珍稀银钱。
      而如“西藏壹两”银饼这般,正反面全部为汉字,无任何藏文或满文,币面直接标示铸造局名称的西藏钱币,(注意,还不是西藏地区的铸币局——“宝藏局”)实在是绝无仅有,且完全没有了在西藏地区使用或流通的意义。此外,“XX元宝”的这种钱文描述,同样不符合藏地铸币惯例和常识。
      6.从光绪朝后期历史背景和时间节点来看,晚清政局动荡,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西方列强长期觊觎西藏地区,并多次入侵藏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英军再次武力入侵西藏,(图十)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英军占领拉萨,九月逼迫清政府签订《拉萨条约》,给西藏地区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灾难。清政府此时已是四面楚歌无暇兼顾,而驻藏大臣的选拔和任用方式也早已不同从前,其实际权力大大削弱。如《张荫堂驻藏卷稿跋》中所述:“乾嘉之时,尚有和琳、松筠辈恩威并用,藏政绥和。自道咸以后,渐为失势满人之转缺,进藏者鲜有贤能之辈。”而朝廷饷银运至藏地,经过一路损耗兑换,实际折价率巨大,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地方财政雪上加霜。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驻藏大臣联豫在“详陈藏中情形及拟办各事摺”中奏到:“一藏中银钱,仍宜规复旧制,派员监造也。详查乾隆五十八年,经前大学士福康安奏准藏中所行之银钱,派员监造使用……嗣后嘉庆道光年间,亦按此式鼓铸……不知自何年停铸。现在所行用者,则均系商上所铸,并无我朝国号。又,“嗣后每年应解前藏之饷若干,靖西之饷若干,尽数仍解纹银到藏之后,由奴才派员监造。照从前式样,正面铸光绪宝藏,背面用唐古忒文字,以期利用。” (图十)英军入侵西藏罪证,当年颁发给军官的银质纪念章-背面.jpg
由此可知,至光绪三十二年年底,朝廷在藏地并无铸造过带有光绪年号的西藏银钱,而作为驻藏大臣的联豫,深知藏地银钱兑换流通积弊,所以详查旧制,请旨皇帝仿效自乾隆时期钱法旧制,将饷银铸造成带光绪年号银钱以供流通。而此处的旧制,显然是铸造一钱和五分的宝藏薄片银币,即便铸造,亦无铸造一两形制的可能。另见《西藏邮币考》载,“吾人观察清末七朝,自乾隆以至宣统,历代西藏银币,其咸丰、同治与光绪藏宝年号未见,既有所见,亦多为好事者仿铸之品,不足登载史籍。”
      可见,此奏章在光绪朝晚期多事之秋,之后不久宣统继位,虽已请旨上奏,又委派藏事大臣张荫堂调查,诸多因素终未办成此事。“嘉庆、道光年间,曾分别改铸“嘉庆宝藏”和“道光宝藏”。清末还计划铸造“光绪宝藏”未成。”所以宣统二年,联豫在奏章“进呈试铸银铜圆式样并拟扩充办法折”中,提及了光绪三十三年铸币机器未及时解到藏地等原因,及已铸造宣统宝藏银钱及铜币样币进呈御览。
      至始至终,光绪朝在西藏地区,从未正式铸造过带有汉字皇帝年号的一两形制银饼(币)。
综上所诉,此币诸多方面均不符合藏币特点和藏地习俗,并非光绪年间官方铸造,纯属民间臆造。按照耿氏1949年回国,1954年英文版《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hinese Coins》(中国币图说汇考)问世,书中所载大量实物均为其个人藏品。笔者大致反推此臆造品制作的下限时间为1949年,抑或是1954年。通过分析实物及拓印的风格样式、包浆色泽,以及比对其他一些近代臆造币,进一步推断其大致制作年代为民国中期。
特定历史下的老臆造品风格独特,存世量也不多,本也可作为主币外的趣味品收藏,其历史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既为臆造品,如将其作为钱币中的“珍品”来收藏,那便是一叶障目、本末倒置了。
至此,对于一枚老臆造币的考究和断代基本告一段落,笔者本无兴趣深究其具体系何人所为。然机缘巧合,近日在与原上海博物馆资深研究员施新彪先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且相关背景与大致年代相符,感谢施先生的无私分享,以及提供马定祥先生当时的原拓留存,(图十一)对此品种的“始作俑者”可作为一定的参考佐证。
特载于此,以飨同好。(以下为施先生叙述原文): (图十一)马定祥先生原拓(施新彪先生提供).jpg
“上世纪40年代,杨成麒到四川成都收购钱币,一天晚上,在仔细整理白天的收获时,发现其中有一枚“光绪元宝西藏壹两”银饼感觉不对,由于耗费不低,所以就在第二天马上去找成都的同行好友肖永泉,想听听他的看法。出于良好私交,肖永泉便私下里向杨成麒透露了有关此币及一些情况:此币系成都币商谭子筠的臆造伪品。谭子筠伪作品的题材大多与藏币有关,他自己没有造币机械,造伪合作者,一为当地银楼,另为成都造币厂内部职员。银楼的制作工艺是手工土模打造,所出伪品除这枚“光绪元宝西藏壹两”币外,还有一些西藏薄片银币。与造币厂串通造伪的伪品,系利用造币厂专业造币机器铸造,其出品有一元型光绪像卢比、一元型慈禧像卢比等。由于谭子筠是同地同行的关系,所以肖永泉在透露情况的同时,要求杨成麒不要对外界声张。杨成麒在了解情况后,当天就对这枚“光绪元宝西藏一两”作退货处理,但对此币的真相,长期守口如瓶。直到在上海博物馆整理藏品中,再次遇到一枚同类币时才道出了上述陈年旧事,并据而将其从正式藏品中剔除,归入伪品类的参考品。另外,马定祥在与杨成麒讨论这类币时说,他早就对这此币产生怀疑,其文字呆板,制作别扭,通体散发伪品气息。只是没有切实证据而只能心中存疑,所以在1949年应邀对耿爱德藏品作全面鉴定时,未对耿氏所藏一品作明确判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46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QQ
发表于 2015-9-2 0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真功夫,粗看了一遍,标注一下,慢慢细看。
藏无天长地久 珍惜曾经拥有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藏品展示及交流

Cell/Wechat: 139-1102-2008 不闲聊不鉴定不估价,如有咨询敬请发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008

帖子

4533

积分

首席专家

Rank: 8Rank: 8

积分
4533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首席专家

发表于 2015-9-2 1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下来慢慢读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928

帖子

8870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870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5-9-2 14: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文章,很长,内容很细致,慢慢看,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75

帖子

3678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3678

活跃会员

发表于 2015-9-2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对于西藏银饼有啦新的认识
不可说,不可说,一说既是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48

帖子

4415

积分

入阁

Rank: 8Rank: 8

积分
4415
发表于 2015-9-2 17: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夫知识帖······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46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QQ
发表于 2015-9-2 17: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看完,看得好累,当然写作更累,向耿兄致敬!总体西藏壹两的个人判断,与耿兄及施老师无异。前阵看罗德斯旧藏及著作,对西藏系列的钱币,又有更多的体会和领悟,这一块一直是相对空白的地段,希望有更多川藏钱币同好带着前行。
藏无天长地久 珍惜曾经拥有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藏品展示及交流

Cell/Wechat: 139-1102-2008 不闲聊不鉴定不估价,如有咨询敬请发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00

帖子

2998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998
QQ
发表于 2015-9-2 19: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意味很浓的解说,个中逻辑关系一下很难厘清,建议重新编辑简略,楼主辛苦!
30豪米37克那是相当厚的,我经手过42豪米33.6克,含银量很高的西藏一两,有官方铸造的风格。个人一直认为,面值明确就不应该归为“臆造”,有面值的话官方造的可能性会大点,只不过边远地区小范围行用而且时间较短才造成资料缺失而已。想想谁会冒杀头之罪去在币面上添上“官炉局铸”?胆大包天...天啊!由此,顺着西藏“官炉局”这条线索,兴许能得到点有用甚至明确的答案。
春天来了,冬天已渐远去

qq2950037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

帖子

458

积分

秀才

Rank: 3Rank: 3

积分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2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第一次发帖,许多功能还用不好,感谢亚高兄加精,今特将字体图文稍作调整,至少视觉上看起来别那么累。
藏币在国内算冷门品种,但同时又是难得的瑰宝之地。此文有意写得较为“絮叨”,为了尽可能提供解说之后的讯息脉络,细心者顺其出处查阅后反观解说会更有心得。其中信息量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看得累很正常,如对藏币一点基本内功都无,那将不仅是累看完依然云里雾里。
国外学者研究藏币早于国内数十年,时至今日一路走来依然错误百出,如耿爱德先生对西藏早期货币时间节点的判定与载图几近全军覆没,对一些藏文的错误识读是更低级的错误,凡此种种却不影响吾辈对前人原始文献论点的敬仰与感恩,正如在本论坛这样的机缘这样的碰撞亦是件愉悦的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402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4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优秀版主荣誉管理

发表于 2015-9-3 1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的非常深入,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2

积分

白丁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16-6-11 2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中,好文,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46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QQ
发表于 2016-6-12 00: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币现在的爱好者已经非常不少了,尤其是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人,应该是藏传文化的东西吸引了大家
藏无天长地久 珍惜曾经拥有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藏品展示及交流

Cell/Wechat: 139-1102-2008 不闲聊不鉴定不估价,如有咨询敬请发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389

帖子

2783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783
发表于 2016-6-12 07: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下工夫学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95

帖子

2309

积分

进士

Rank: 6Rank: 6

积分
2309
发表于 2016-6-13 18: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文. 这样的考据是要加精的. 有理有据, 有实物有拓模有史实. 这个西藏一两的研究是到位了. 西藏币其实细究乐趣不亚于北洋江南这样的热门品种. 奈何数量本身实在是太少, 资料不全. 涉足人数还是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0

帖子

932

积分

举人

Rank: 4

积分
932
发表于 2016-6-15 09: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图桑康果木” ——狮图桑康果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主题

2万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9246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QQ
发表于 2019-3-21 17: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温好文!
藏无天长地久 珍惜曾经拥有 | 茉莉钱庄 | 权芳斋 - 藏品展示及交流

Cell/Wechat: 139-1102-2008 不闲聊不鉴定不估价,如有咨询敬请发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首席收藏 ( 京ICP备11006322号-8 )

GMT+8, 2024-5-3 16:37 , Processed in 0.0448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3-2024 ShouXi.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