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有首席泉友贴第一次银币的经历,也想起了自己印象中,玩的诸多个第一枚钱币。一时略有感怀,记录下一些当时跟钱币相关的生活以及和片段。同好不妨也贴出自己的钱币收藏故事。实际上,对70后的人来说,钱币应该并不陌生。记得很小的时候,差不多每个人都和各类钱币打过交道,当然有意识的收集、保护钱币行为,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藏玩吧。
1,日常生活中的方孔钱
小时候,南方家家户户都有竹子、藤条编制篓子、筐子、簸箕等生活用户,由于经常使用,所以藤扣之类的容易散掉或磨损,尤其是打结的部分。后来,大概是80年代中期,看到家里有个篓子拴绳的地方,用了一枚方孔钱做穿口,打的结就不容易散了。当时看得就非常喜欢,有一天悄悄拆了下来,这算自己玩的第一枚钱币,经常把玩欣赏,非常满足。
虽然工作以后几次回老家,都尝试找这一枚康熙铜板方孔,可惜都未能如愿。但至今印象仍然非常深刻,那是一枚极其黄亮的康熙通宝,因为儿时长期受父亲书法的熏陶,当时觉得这枚币的书法端庄大气,钱币经过绳扣也是磨得非常黄亮,一眼就非常喜欢。当然,现在挑剔地来看,熟美黄亮未必是最佳品相,但对一个人的钱币启蒙,很有意义。
注意,永远不要忽略一个孩子的眼光与兴趣。正如我们经常提及,不忘初心,因为我们也曾经是这枚过来的。事实上,20多年后,我也从来没有想过,钱币会和体育一样,成为我的工作。所以,对于出于内心的正常爱好,不论是自己还是下一代,不要刻意拔高或打压,是金子总会发光,属于你的终究会到来。
80年代及90年代,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当时都是自家盖房子,房子快盖成功的时候,有一道仪式叫“上梁”。就是上最顶上的一道梁,用的是浑圆的圆木,实际上它早就在水里泡了几年,再晒干,多次上漆,以确保不变形。“上梁”时,大梁的两端往往会订两个红飘带,漂亮上各栓上一枚方孔钱,或是顺治,寓意风调雨顺,或是开元,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云云。
2,崭新的压岁钱和铜板
除去收藏的元素,即便作为流通使用,钱币对70后的人来说,依旧比较奢侈。记得小时候过年前,爸爸会去银行换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拾圆之类的新票,用来给小孩发压岁钱,图个新年吉利。但往往春节后,整数部分就会被收回去,被告知“替你交学费”之类。那时的家境并不宽裕,所以这一点是理所当然必须接受的。
于是,口袋里留存下来的新票就很珍贵,压在书里保存,即便是旧钞也是NB轰轰,记得有一段时间,衬衣口袋里老是放着大团结。当然,最后又变成各种玩具或零食了。上小学时,一分钱可以换一块糖,还是那种土制黏牙的麦芽糖。而即便是硬币,除了买东西,还可以玩,比如“吹钱”,一排同一面的币,一口气吹过去,吹翻过来的都是自己赢的。
小时候,对每家每户来说,铜板是比较能常见的物件。由于南方天气潮湿,每年夏天要对衣服、被褥之类的进行暴伏,家里的橱、柜、箱,都要搬出来晒太阳。于是,小孩们就开始翻弄这些物件,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宝贝,所以发现的各式铜板就自然成了自己的“藏品”。偶有极少的大户人家,会有一些龙洋或袁大头,但这个是非常稀少的。
那时,对我来说,具备了基本的审美,所以已经知道挑选品相,于是没有磕碰、图案清晰的铜板就被保存下来。至于品相不太好的部分,就被拿来玩耍。过年时,小孩们有一个保留的游戏叫砸铜板,有些赌博性质,可能很多人都玩过:站在划定的一条线外,3-5米开外的砖头上放了壹分、贰分、伍分面值的硬币,用铜板扔过去,砸下来的分币就算自己的。每人每轮一次机会,直到上面的分币都被砸下来。
3,第一枚自己收藏的银币
第一次见到、收藏的银币,是一枚偶然得来的、包浆较重、略微发黑的贰角银币,因为上面的数字20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还有一圈英文字母,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广东xx年贰角,上面还有一个很深的砸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它的珍贵程度远远超过了手头当时各种各样的铜板,但时至今日,这枚银毫也已找不到了。
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己开始有意识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相信这个年龄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抽屉或者铁盒,里面放了不少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如红五星、毛章、火花、小人书、玩具手枪等各式玩具或纪念品,当然也包括各种大清、民国的铜板。当然,和钱币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爱好——邮票。
直到上大学散尽,在整个90年代,邮票差不多和文革版的各类文学、文革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伴随了自己10多岁的时光。所以,那时每次在县城的邮局门口,看到摆地摊买邮票的就挪不动脚步,眼光一下子被吸引过去,后来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再喜欢的东西,目光也变得淡定多了,因为这样才不会被“宰”得太狠,对方可不管你是不是小孩。
当时其实也有机会见到各种大清、民国的银币,现在想来,那些也不一定都是真的。但当时因为银币价高,且不怎么懂,所以觉得这个离自己太远。不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买币(至少当时认为是纪念币),是90年代初北京亚运会题材的熊猫盼盼纪念章,当时还有装帧的卡册,但后来才发现,这个东西可玩性不大,最终也不知哪去了。
补记:从业余爱好到成为工作
从开始慢慢系统收藏钱币,到2011年酝酿做一个与钱币相关的平台,以及2013年首席收藏的正式上线。我从来没有想过,钱币会和之前的体育一样,成为我当下的正式工作。当回头看来,这也是必然,变才是不变,万物都是如此。迄今为止,我的工作生涯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电力局、新浪体育、搜狐体育、体育创业、互联网外包,以及现在的钱币行业创业。
大学学的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电力局。因为个人爱好及诸多原因,工作不到一年就离职成了北漂,加入新浪体育。实际上,进入体育新闻行业,很大程度上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工资更高,还有就是喜欢。实际上在2003年初加入新浪体育前,就在这个行业作为写手或专栏作者干了3年,并且这份收入曾在电力局离职时帮过大忙。
2003年作为新浪体育频道新人入职,到2006年离开加入搜狐体育,又在2008年初离职进行体育创业,此后的2009年休整了一年。2010年初创办了维伯实达,主要为一些企业进行互联网相关解决方案。再后来,从2011年开始酝酿做bidbox,到最终在2013年确定做目前的首席收藏,打造线上最好的第三方信息平台,2014年确定打造线下活动、展会平台……
直到目前,钱币收藏仍然是我兴趣不减的爱好,而且庆幸的是,首席收藏没有因为爱好而迷失方向,团队一起打造的平台也赢得了泉友、行业机构的认可,这是无比幸运的事。人生是一条射线,文艺地说,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我依然追求,不留遗憾,享受精彩。希望这一路上,结识更多的朋友,也希望这个行业能够越来越好。
亚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