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9 11: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4 北宋立国初期的货币制度(上)
公元960年正月,陈桥兵变,后周殿前都检点、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年幼的皇帝柴宗训手上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北宋王朝共历九帝,一百六十七年。
赵匡胤登基后,励精图治,南征北战。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根除了唐末五代以来武将干政的威胁;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将行政权、财权、司法权平行分设,收归中央,集中于皇帝,挟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分割宰相权利,最终取消宰相职位,避免了权臣夺位的可能。对外加强军事行动,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平定江南,初步统一了全国。
北宋立国初期,统治阶层比较重视农桑生产,减轻徭役赋税,治理黄河水患,疏浚运河交通,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下了基础。货币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必然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于是,在继承隋唐五代“一元一等”货币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各割据政权的混乱币制,北宋的币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初步建立。
但是,在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四川地区。(包括今四川、重庆、陕西汉中和安康、甘肃南部等地区)
这里首先介绍一下“四川”地名的由来。
宋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实行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而一级行政区划“路”为宋朝初创。
至道三年(997)始定十三路,其中今四川地区划为“西川路”和 “峡路”,故当时有用“川峡”代指今四川地区。
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为“利州路”和“益州路”;分“峡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后于史料中常常简称为“四川路”,四川因此而得名,本书为简述方便,自宋初即以“四川”代指巴蜀之地。
四川地区历经唐、前蜀至后蜀前中期,沿用“一元一等”币制,直到宋兵压境,军用不足,后蜀开始铸铁、铅钱参用。注意,后蜀官方标准下铜钱、铁钱、铅钱的币值是一样的,在边境地区官方开支时,每千钱以铜六百参合铁(铅)四百强行搭配支出,后期传导至成都地区也开始参用铁、铅钱,不过比例为铜九百参合铁(铅)钱一百。
铁钱和铅钱是贱金属货币,民间交易时的硬通性必然不如铜钱,即使官方支出时币值一样,但民间仍另有换算比价。
北宋攻灭后蜀,沿用了后蜀参用铁钱(铅钱停用)的战时货币政策,但将参混在一起的铜钱单独拣选出来,纲运至汴京。这一措施的实行,推测原因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
后蜀孟氏原为后唐将领,率领后唐军队灭亡前蜀,随后因中原战乱后唐灭亡而自立。这或多或少对赵匡胤产生影响,四川交通不便,易守难攻,必须防止攻蜀军队固险自立。
因此,赵匡胤的大军兵分两路,自关中过秦岭往南一路由王全斌率领为主力;自荆州过夔门三峡往西一路由曹彬率领实为监军。
见于史料记载的主力宋军,军纪似乎不甚严明,似乎有求财自保之意;占领四川后,北宋的地方官员严格执行命令,拣选铜钱财物上解京师,似乎也有表示忠心的意思。
二:
北宋初立,打下蜀地,再进军南唐,可能在四川执行的也是一个战时经济制度,集中资源以供统一战争。因此,将四川财富物资纲运京师,可以理解为宋廷的临时措施。
宋太祖开宝九年,南唐灭亡,北宋基本统一了中原及长江流域。次年,宋太宗赵匡义即位,改元“太平兴国”,着力治理新并疆域,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
在货币方面,宋太宗委派樊若水等官员,召集江南地区旧有钱监和工匠,利用江南产铜的便利,开设多处钱监以铸造铜钱,以一当十(铁钱),收兑南唐、闽地、楚地、两广的铁钱,并将收兑后的铁钱铸成农具发给流民用于农业生产。
在整合江南地区货币的过程中,福建建州曾经于太平兴国八年,铸造了大型“太平通宝-背巨星”铁钱,币值为当十文小平铁(铅)钱,由于当时江南地区小平铜钱收兑小平铁(铅)钱比值为1:10,所以大铁钱的与小平铜钱的比值为1:1。但是这与宋廷统一南方币制的大政策不符,故短暂铸造即停止使用,成为币制整合的一个小插曲。
福建地区的币制整合,相对于南唐旧地经历的时间略长,不过大概到宋真宗时期,长江以南地区的币制整合即基本结束。此时,北宋全境,除了四川以外,货币制度得以统一成“一元一等”,即仅铸行小平(当一)铜钱一种货币。
回头再来看四川。
统一战争告一段落,四川的情势却不容乐观。
宋廷占领四川后,继续兼行铜铁钱,官方标准下的币值比为1:1。但是,一方面政府拣选铜钱起运,禁止铜钱入川,一方面继承和开设钱监铸造铁钱供应,使得铜铁钱的币值比严重失衡,民间兑换自1:1.5至1:14不等。
宋廷迫于形势,逐步变更铜铁钱官方币值,由(小平铜钱:小平铁钱)1:1先调整至1:4,再调整至1:10。
宋太宗淳化年间,赵安易(赵普之弟)建议铸造大铁钱,以一当十(小铁钱),即以一当一(小铜钱),曾在四川试验实施,但未能成功。
混乱的币值,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民间各阶层的实际利益,加之宋初四川地方官员的贪渎,加深了官民矛盾,于是淳化年间,爆发了王小波、李顺的叛乱。
宋太宗至道年间,经过数年征剿,叛乱平复。不久,宋真宗即位,改元“咸平”,这段时间内,朝廷内对于如何调整四川的币制出现了争议:
1 建议和江南地区一样独行铜钱,彻底统一全国币制;
2 建议独行铁钱,不再兼行铜钱;
3 建议铸造大铁钱,以一当十(小铁钱),即以一当一(小铜钱)。
最后宋廷采取了第2条禁行铜钱的措施,四川成为独行铁钱的特殊货币区。宋真宗景德年间,设置嘉、邛两州钱监,铸景德大铁钱(即上第3条),以一当十小平铁钱,以一当一小平铜钱,与宋元、太平、淳化小平铁钱形成“一元二等”的特殊货币制度。这里“一元”指币材为铁质,“二等”指铁钱币值为小平铁钱和当十大铁钱两等。
总而言之,自北宋立国之初,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叠加,没能完全统一全国的货币制度,形成四川地区行用大小二等铁钱;其他地区行用小平铜钱,两个完全不同的货币区。这个情况,直到宋仁宗宝历、康定年间,西夏战事爆发之前,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不过,在这段时间内,四川货币区,出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接下来将重点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