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之这帖子一下子让太师府园地讨论区上下9527与婢女聚集,有揭杆起义的,也有替天行道,更多的是在"嘲炊"伯虎帖主他老兄不忘"衷初",始终"速古"如一把铜元的"絶顶奥义"当古钱"一番赏名器"玩,真是好傻好天真!一时间好不热闹。在不到一天时间,底下留言竟破百普拉斯(100+),成为该讨论区蝉联好几天被推高置顶的热帖。
.
看着伯虎帖主“愤”勇笔战留言荡寇,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姿,回应要这些网络对穿肠们「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堤防堤防。」就是打死不吃「用七种不同毒虫,再加上鹤顶红,提炼七七四十九日而成,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影无踪的一日丧命散」,继续坚持自己眼光高瞻远瞩,是新铜元收藏价值观。在“魑起鄙弱”几番“讥”战过程中,伯虎帖主不时像吞了「用蜂蜜、川贝、桔梗、加上天山雪莲配制而成,不需冷藏,也没有防腐剂,除了毒性猛烈,味道还很好吃的唐家含笑半步癫」,以那种“今天你瞧不起、明天你玩不起”的高风亮节姿态,在词穷“鄙”图现,会当凌绝顶时,使出一览众山小的“币”杀计,反讥“你有多少我收多少”,表态出像站在高处不胜寒、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的绝世高人风范。
.
接着便出现几位“膀胱者”背着「中了武林最恶毒的面目全非脚」的带锈春、夏、冬香铜元姐,渴望着伯虎帖主能赶紧过来点秋香,却皆被以没有给「还我漂漂拳」殴打过的朱砂锈的铜元姐,是不及石榴姐的闭月羞花容颜给回绝!
.
一路摧枯拉朽的看下来真是精彩有趣!坦白说,这朱砂锈要是长在辽金或宋代之前的古钱,那真的是“锈”色可餐,可惜出土生不逢时,机制币的癌症给长在铜板上。坦白说,身为收藏同好,我能理解这位伯虎帖主兄对铜板带锈的执念,毕竟对古铜钱收藏有着根深柢固观念,想必也是对美锈铜元有着「雨过青天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祈待。那种祈待被泼冷水的心情,如同食不下咽装病,却躲在房里偷吃烤鸡被逮到,于是只能跟众人唱着烧鸡翅的歌........聊以慰藉!
伯虎:红~烧~翅~膀我~喜欢吃~
府卫:但是~你老娘说你快~升天
伯母:越快~升天就越应该要~拚命吃・如果现在不~吃~以后没机会再吃
府卫:你真的快升天~
伯虎:我真的快升天~诶~
合唱:
.
接下来最后登场爱发脾气宁王,见找不到可发飙场子,盛怒下竟挽起蟒袍襟褂子,当场掏出胯下的“惊叹号”,对着众人的“小括号”,撒了一地的“小逗号”,对众人说;伯虎帖主兄布署收藏起跑线,至少遥遥领先时代早走好几百年!
.
至此........华府园地里一堆还在瞎搅和的长工与丫环们,以及还在为了「这么名贵的画到底要打开欣赏、还是好好收起来?」正打的不可开交的华夫人和「谁说没有枪头就捅不死」却被捅死的夺命书生....
.
众人仿佛参悟了唐代白居易<睡起晏坐>诗中的「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瞬间醍醐灌顶,当场跪地顶礼膜拜的说〜〜了然!了然!
.
.
有人说路人甲你这人坏心思,平时在它人帖子“戮人假”也就算了,这回怎么变本加厉,瞎编故事在首席铜元天桥底下学人说书?我说;非也!非也!这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发生在3、4年前!........真的啦!
.
虽说把别人的那点儿事,搬到台面拿来消遣不道德,可调侃非本意。机制币收藏自从进入品相时代,已让许多人从实践投资收藏中深刻体会,普品量大的品种,更应该要从品相去着手。品相是一种审美角度,它包含外观和品质,是用来表示藏品的完好程度,这才有收藏价值。致于版别嘛........若让我从铜元收藏角度来解释,我会说;那是品相之下,求其次的一个不错选择。还是那句话;版别是灵魂,品相是生命!
.
古铜钱和机制币是不同世代的硬币,它制(作)造方式不一样,年代也不一样,收藏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再说;欧美币藏家走在前面已经告诉我们,“锻打造币”的历史至少五、六百年,也不见后来洋人机制币藏家在玩“锈色”,就算年代更早的古希腊、古罗马铜币,也不见他们来这套。对于铜币上的“锈”,他们更注重研究、清洁、保存和保护。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别走歪路!
.
☞铜锈是古铜钱上的“自然化妆品”,它能点缀铸造币的美感,让古钱收藏变的不枯燥乏味,所以古钱可以玩“锈”。主要是历朝各代古钱品种太多,钱文制作简朴,铜锈能帮助判断是否到代及真假。
☞铜锈是机制币上的“癌症”,它会破坏机制币本质与美观,甚至造成审美疲劳,所以机制币玩的是原汁原味。锈一直都是仿币的遮羞布,它会让币的真假失去判断。
※或许有人会说国情不同,我们自己造的币,有自己的玩法,收藏要走自己的路!话是没错,可现实是;收藏是经济活动,它是一种收藏投资,因而有了研究价值,但它也讲求一个投报率,收藏要在有生之年收割成果才是赢家,否则你就是韭菜。
.
至此,这整篇下来感觉好像少了什么?既然是帖子,开头讲的又是宣三十文,怎样也要贴颗宣三十文附和一下。虽说拙藏中还有从未在任何钱币论坛露过面的老P盒宣三十文,在考虑要贴那颗时突然发现,之前发帖子那颗裸币,几年前拍照后没将纸夹重新钉好就收起来,它〜受潮了!本该贴新图,但原来的旧帖这颗比较符合接下来想讲的内容;铜币受潮!
.
铜币的置放环境(银币也一样),最怕暴露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许多币藏家都知道,铜币氧化生锈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使它们变绿所需的氧(O)。铜的金属活性比金、银大,因此易于在温暖环境,与空气中的湿气和氧结合。铜币氧化最大的杀手是温度与湿度,当氧跟水分子结合时,温度的变化会加速铜氧化过程,因此发现铜币受潮最好马上处理。
.
补充;铜(Cu)是不会和水(H2O)直接产生反应,它会和空气中的氧反应,形成一层棕褐色的氧化亚铜(Cu2O),这种棕褐色氧化亚铜其实是一种无害锈(保护锈),它能阻绝铜与空气接触,延缓铜币继续氧化。淡绿色(或深绿至黑)的碱式氯化铜(Cu2Cl2Cu(OH)2),及白色的氯化亚铜(Cu2Cl2),才是对铜币有害的腐蚀锈。
.
那么铜币受潮如何处置?有些人会拿卫生纸轻拍或压....。等等!讲的是受潮不是浸(沾)到水。铜币浸到水或潮湿,用卫生纸有时会适得其反让纤维沾黏在币面上,因为受潮时包浆有时候会有黏性,沾黏到卫生纸纤维,干燥后还得用软毛去刷一次,何不一开始就别犯浑。
.
整理铜币潮湿几个常见处置方式和注意事项:
一、拿吹风机用冷风吹,建议别开热风近吹。热风虽然可以很快把湿气吹干,但吹风机热风温度高,过程中同时也是在给币加温。若环境室温空气湿度高,用热风干燥,你会看见铜币在你眼前上演快速变暗沉,并失去老包浆光泽的过程。前面已经说了,湿气与温度变化会加速铜的氧化过程。我是曾经试过用热风吹,我的做法是适当距离的热风吹,干燥差不多后转冷风继续吹,直至常温,然后换新纸夹。还有别傻傻的把受潮铜币拿去烤箱或微波炉里,如果坚持这样做,底下记得铺个汉堡肉垫底,币上加个培根碎洋葱什么的,最上面再放Cheese盖住,焗好了撒点胡椒盐或Ketchup、Tabasco,这会比湖北硬菜“嗍丢儿”好吃!
.
二、放在防潮箱里,让它立放固定。切记也别傻傻的反向操作,把铜币放在空调冷气机出风口吹,冷气机冷风干燥铜币,返潮时会比用热风吹严重。冷气机的冷风虽然也有快速除湿作用,但冷风同时也是把空气中湿气的水分子凝结,当你以为干燥好了把币移开风口,室内湿气会马上变成水气吸附回去。不信从冰柜拿瓶冷饮放在常温中试试,保证凝结出肉眼可见的水珠。这些是「环境;高温、低温」与「物体;吸热、放热」原理,都是初中知识!
☞有些细心藏家平时习惯把币藏品通通放在防潮箱里,这事我是这么看;其实不必要!鉴定盒或压克力盒的功能之一不就是“防潮”,放进防潮箱只会占空间。保护纸夹的铜币,就更不建议“长期”放在防潮箱里。把铜币比喻是一个人,那么防潮箱就是医院,生病的人才要看医生住院。把铜币封闭在一个恒温恒湿环境不是不可以,但相对也是在削弱铜币氧化的抵抗力,这个原理跟长年封闭在古墓里的壁画一样,当你拿进拿出反而无形是在加速铜币氧化。还记得前面说的;铜币氧化最大的杀手是温度与湿度!
※下图是我用防潮箱处理结果,我的操作方式;防潮箱温度设定在25°C〜30°C(冬天会降10°C左右配合季节气候),先调到比平时低的湿度,控制在20%〜30%RH,其实不去更改平时防潮箱湿度设定也无彷,我只是想试试。约10〜15天再调回来平时保持的湿度值40%〜50%RH,再放个几天(这湿度值是我在博物馆看到适合青铜器的湿度),歷時快1个月。其实2、3个礼拜应该就可以了,我只是忘了这事。这里同样强调一事,别又傻傻的给放进那种“恒温恒湿的红酒柜”里,防潮箱跟红酒柜是不同东西,红酒保存温度较低(约10°C〜16°C),湿度较高(50%〜70%RH),你放进去刚好是在培养长铜绿!话说这颗早年若被我送P话,应该有AU保底、上看MS/BN机会,可这下大概是AU或UNC Details了!
.
三、拿食物保鲜密封盒,多丢几包干燥剂进去。市售干燥剂不贵买新的。
☞干燥剂成份种类很多,只要注意别用石灰型,虽然石灰吸收湿气效果很好,但石灰吸收水分后会微发热,微发热不是问题因为不影响,主要是石灰型干燥剂有强碱性会释放,而碱具腐蚀性。
☞用这种干燥法虽慢,但我觉得效果比用吹风机稳妥。我的理论是;铜币受潮是缓慢的,干燥时也要慢慢的除湿才不会太伤害铜币。吹风机虽然能快速把受潮铜币干燥,相对币面光泽变化会在你眼前立马可见的快速暗沉下来,你的心情也会跟着Down下去。总之;慢慢干燥感觉相对温和,或许是心理作用。但话说回来,每次手贱去整理币时都是一场冒险,状态好的铜币是经不起一次实验失败!
.
四、放在太阳下曝晒。曾见有人用此法给铜币(或古钱)做日光浴,说是除湿兼杀菌....没错“兼杀菌”!
☞没错!铜币也会“生病”。有一种铜氧化是由微生物或厌氧菌媒介反应引起的棕褐色锈斑,这种锈斑也是属于铜锈的一种,会扩散漫延的锈斑或铜锈都叫「青铜病」。虽说利用太阳光辐射能的温度除湿、紫外线杀菌,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似乎也可行,但不建议“经常”这么做。
☞曾经看过一篇国外大学生毕业专题研究报告,报告题目是研究文物清洁与保存和保护,这份研究报告里头有一段大致是这样说;太阳光的幅射热能跟紫外线,对纸张,织品,塑料、染料等各种材质,都有非常有害的影响,所有金属硬币在阳光下时,短时间内会变得混浊且无光泽。....其实就跟第一项后面讲的异曲同工,只是操作方式不同,但原理一样、伤害性一样。
.
五、放进米缸或茶叶罐。用厨房专用吸水纸巾(不要用卫生纸)、或擦眼镜布(不要包太厚)。
1)放进米(袋)缸,米袋记得别放冰箱,也别用从冰箱取出来的冰米。(通常3〜5星期能看到效果)
2)放进装茶叶的罐子(包装)里。建议别用普洱茶,理论上;普洱茶属后发酵茶,它有生物菌(好像叫黑曲霉菌),这是否会影响干燥后的铜币尤未知。
☞说到茶叶,约三十多年前(90年代中期)有段时间,一位没事经常搅和在一起的币友很天才,那时刚入银元坑没几年,信息不像现在方便,收藏知识还是很菜。某天这天才币友跟我说,他要将银币(洗白币)放进普洱茶饼里试试,看能否养出包浆彩!此事起因我两曾在另一位收藏外币前辈处,看到从美国带回的摩根环彩包浆评级盒币,那时真的很菜不懂银彩,也是第一次看到评级盒,看着这位前辈把摩根放到白光台灯下,利用反光照射反复晃动,看到老银币上渐层的彩晕光彩褶褶生辉(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在我两眼前,惊为天人老银币竟然有这种神奇状态(看起来“脏脏”的、照起来“闪闪”的)。三十年前很多藏友都还没有欣赏老银彩包浆的收藏观念,以为银光轮转、打制周正、压力足、磨损少(尤其龙鳞完整),就是好币。普洱茶养币这事后来在我出国几年回来后,这天才币友手机换号失联了,后续如何不了了之。我还看过有人把一颗打制不错的大清宣三壹圆给放在香灰里供养,搞的整颗香香又灰灰的,这位朋友的朋友非币藏同道人,它是因为个人宗教信仰,才把有经过庙宇加持过的银币,放在装有香灰的精致镶框小圆盒里,还强调非得“大清”才行,我当时在想,若非取得困难加上价高,这位大哥可能会搞颗金的也说不定!这位大哥将小圆盒加上项圈随身挂在脖子上(有点像泰国佛牌性质),拿出来打开给看时连盒都不给碰,它解释的很隐讳,说是有气场还是磁场问题不能给外人触碰,摸了那加持会破功,听到时很无言,当时直觉认为这家伙是在养小鬼,这不熟的朋友有点江湖地位,是有扛招牌的霸子,平時工作主业是偏门生意。通常撈偏门的人都很信命理及牛鬼蛇神。呵!........扯远了!
.
六、理论上....女性生理用品卫生(棉)巾....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
☞因为包装广告上说;透气不厚重、温和不刺激、特薄零触感、二倍吸收超干爽、还怎么动都不怕漏........!这不就妥妥的铜币除湿也可以用。哈〜
.
PS.不管用何种方法处理铜币受潮问题,最后收尾一定要换新纸夹。其实钱币保护纸夹对一般普通(普品)铜币的防潮效果最好,因为纸板并是不完全隔绝硬币与空气接触,它能调节空气中的湿度,对平衡铜币湿气效果很好。相比透明压克力盒,压克力盒适合金、银币。但压克力盒中间防震固定泡绵圈(或硅胶)毕竟还是塑化材料,长期存放是否有化学污染疑虑尚且不知,再说,透明压克力盒材质,有几个藏家能分出材质是PC、PLA、PMMA、PVC?其实平时只要稍微注意放置环境,注意铜币表面光泽变化就可以,除非长期严重受潮,否则不建议没事就把铜币拿出来折腾。
.
以上一〜三项我都试过!其实对想尝试的人来说,只要方法“别用错”,铜币除湿后的状态大概都一样,只有像我这种神经病,入魔时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才会发现不同方法除湿后的一点点点....差异。........下次在遇上铜币受潮,最想试的是卫生棉....哈!
.
以上只是简单叙述红铜币与杂铜币受潮处置,看完后对铜币有防潮观念就可以了。一般使用质量较好的(厚纸版)钱币保护纸夹,就足以应付季节潮湿问题,只要发现纸夹发黄变色就换新。曾见有些人喜欢保留原藏家那种看起来就很陈旧的纸夹而不更换,尤其是名家旧藏品,我是不晓得意义何在?名家也是会收藏普版品,名家效应只对那些稀罕珍品有“满足心里上”的效应,价值总归还是在币的本身....呵呵!我的习惯是东西到手,第一件事是拆纸夹先检查币品,然后换上新夹,除了写上品名版别特征等基本的,同时也会详细写上购藏时间、来价、前手藏家....等。卖掉时我也会把纸夹换新。真那么在意名家旧藏,可以小心拆掉订书针另外保留旧纸夹,我是不来这套。总归如何塑造一个保存环境,使此类造成锈蚀反应不致发生,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
至于没讲到的黄铜币,一样也有受潮问题,只是黄铜币有较高的抗氧及耐磨损性,因而较少会因潮湿引发出铜绿锈。黄铜币的锈多见是红棕色锈斑(属无害锈),红铜币也是,只是颜色相近看不太出来而已。黄铜币上大部份的红棕色锈斑如果不是氧化铜(CuO)的无害锈、就是微生物或厌氧菌媒介反应引起的红斑,这种红斑属无害锈,只是如果不去处理(保持干燥环境),红斑会漫延扩散,甚至诱发长出有害的绿(白)锈。关于铜币上的锈只要记得,那种黑绿或白绿的锈才是铜币常见最大的问题....而且无解,只能保持。剩下的其它因素就属一些化学污染或洗币后的返锈。
.
.
回到铜币“朱砂锈”问题。从一些对青铜器及古钱的学术科研报告中得知,朱砂锈的化学名称是「碱式硫酸铜(CuSO4·3Cu(OH)2·H2O)或碱式碳酸铜(CuCO3. Cu(OH)2)」,属无机化合物。到代开门青铜器或古钱表层“矿化”的红丹及朱砂锈大致有两种;
1、氧化物矿物:铅丹(红丹)-四氧化三铅(Pb3O4),无结晶。
.
2、硫化物矿物:朱砂(丹砂)-硫化汞(HgS),有结晶。
.
再从其它对古铜器研究论文中进一步得知;青铜器或古铜钱表面自然矿化,形成朱砂锈(或红丹锈)要具备两个条件;
1、须埋在碱性土壤中(PH7〜10),并与还原类物质有机物糖类(碳水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以生成氧化亚铜(Cu2O),硬币表面才会呈红砖色锈斑,甚至生成红色铅丹(Pb3O4)保护层、或朱砂红颗粒结晶。
2、在满足第1项条件后,这矿化过程至少要好几百、甚至千年时间。
.
所以清钱与明钱基本看不到矿化结晶的朱砂锈(很少),多见是硫化的红丹锈。在往前的宋辽金夏,红丹锈有、朱砂锈少。再更久远的汉唐、甚至更早的先秦,就比较常出现红丹锈或朱砂锈。(以上为参考)
.
由此来看;真正的朱砂锈(红丹锈)至少须要几百、乃至千年时间才能形成,那么结果出来了,才百多年历史的机制币,怎会有朱砂锈呢?可见中国近代机制币上的上的朱砂锈是“伪名称”,这可不是我偷换概念。中国近代机制币拿朱砂锈当卖点,那就像是;老婆饼里没老婆、女儿红里没女儿、婴儿油里没婴儿........朱砂锈里没朱砂!机制币玩朱砂锈........认真你就输了。
.
补充:
◎「铜绿锈」(酸性)硫酸铜(CuSO4)或(碱性)氯化铜(CuCl2);锈的“氧化”由铜本身析出物质,是腐蚀锈、属有害锈。
◎「红丹锈」(四氧化三铅(Pb3O4);锈的“化合”由铜币本身与外来(空气中的微生物)结合,是锈层、属无害锈。
◎「朱砂锈」(硫化汞(HgS);锈的“矿化”由外来(泥土中的矿物)附着上去,是颗粒结晶、属无害锈。
.
最后再回到最开始的故事「近代机制币上的朱砂锈!」....市面所见机制币朱砂锈,我认为是带有重锈的红铜币,在整里后(或洗币)的返锈(或假锈),那些带结晶颗粒的朱砂是“伪朱砂”,是处里(洗币)铜绿重锈时,铜锈溶解(酸碱洗)不完全,绿锈残渣留在表面并形成附着颗粒,经返锈(或做旧),使之变成暗沉、或附着颗粒红棕色,而被不明所以(也可能是故意)的卖家,讹传是红丹锈或朱砂锈。结论:机制币的朱砂,只是像朱砂(或红丹)、不是真朱砂(或红丹)!
.
结束前来看几颗近代机制币上所谓的“红丹锈、朱砂锈”!可至首席古泉花钱区,参考几颗不同朝代开门的红斑绿锈或朱砂锈古钱做对比。........看来开头故事中,那位原本玩古钱多年的伯虎帖主兄,他若要不是老王卖瓜,就是古泉知识养成的基本功没练好!唉〜
.
.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及自藏品。内容参考自:「NationalChung Hsing University《文物保修化学-青铜病的产生与预防》Professor Zheng Zhengfeng」,「MetalDetecting World(金属探测世界《硬币清洁及保存和保护完整指南》)」,「An-Najah National University《材料科学与工程对保护的贡献》Dr.Hamdallah Bearat」,「外网钱币论坛及其它未注明出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