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人甲 于 2024-9-17 12:19 编辑
☞应该先确定币的真假,再来讨论币上的特征。您帖子只发局部图很没诚意! . 一、从你图里「左打“银”」字戳来看,大概可以确定不是出自大阪造币厂加盖的“左打银”,像是仿加盖的左打银字戳,至于币的真假不好说,但从蛛丝马迹来看它大概也不真。 . 二、没听过日本龙银有“暗记”这玩意儿!日本龙银1円银就4个品种,品种之下分6大版式,6个大版式中又有大、小型之分,就这样。细版是分类结果,并不是定义上的“版别”! . 三、日文钱币书上的「新貨幣の試作(试铸)」有两种意思;一是带有「深类镜面(D.M.PL)」的“精铸币”。二是「类镜面(PL)或近类镜面(S-PL)」“初铸币”。前者指新硬币发行前,造币厂有时会特别制作一批赠送给政要或官员的发行纪念。但某些情况有时会直接取新币模打制的前30枚不等的「类镜面(PL)、或近类镜面(S-PL)」“初打币”。后者是底板类镜面略次、但打制完整「近类镜面(S-PL)」的“初打币”(第31〜60或60〜90枚不等)。通常在第91〜120枚之间,近类镜面效果会逐渐失去。正常来说「见(み)本(ほん)」(样本)才是指「样币」。 . 「*円银M8铭_分类表」(M8→明治八年);这图表是在说“円银の特征分类.手変り分类と刻印特征の発生时期の推定”(中译:日元白银特征分类.手部缺陷(币模損耗)分类以及雕刻特征出现时间的估计等)。它大概意思是说;币模在制作硬币过程中,币模损耗对币面产生的影响。一般懂汉字会以为“分类”就是“版别”,事实上日本币藏家对“分类”定义并不是指“版别”。大多情况下,日龙円银所谓的版别通常是币藏家对不同年份的小变化,或是压(造)币的“前期、中期、后期”所给予的区分(分类)。“年份铸量”才是日龙円银的“版别”。比较特别是“左、右打银”,因为它是“品种铸量”之下的“品种版别数量”。 . 另;「*円银M8铭_分类表」里的“浅彫”是指;打制的细节完整呈现(细节完整)。“深彫”是指;细节犹在但不完整(因为「模具磨损(DieAbrasion)」)。日文钱币书里的“浅彫、深彫”与我们认知的“深打、弱打”,是不完全同一个概念! . 故;它是指;制(压)币过程中“前、中、后期”对币面纹路深浅或细粗影响而作的统计(%)分类。「叶脉〜叶密狭纹、密狭脉、広脉」的变化是不同年份的币况表现,或是「设计元素的细化和损失(Thinning and Loss of Design Elements)」的变化分类,这些变化影响或分类表现并非是对试铸币或未流通币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