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golf 于 2024-3-28 08:27 编辑
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波及中國半壁江山。起義軍攻佔了包括福建在內的許多省份,對清朝統治造成了嚴重威脅。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波及中國17省,歷時14年,嚴重動搖了清朝統治, 清廷財政陷入困境,軍餉短缺, 通貨膨脹。太平軍在攻佔城池後,往往會將當地的銅錢收繳,加以改铸。
福建是太平天國之亂的重要戰場之一,太平軍曾多次攻佔福建省城福州。在太平軍佔領期間,福建省政府曾發行了一批軍餉銀幣[如樟州軍餉],上面也加蓋了許多民間银铺之戳印。還有咸豐寶福局當百及當五十的大銅錢上的戳印。這些戳印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例如,[永]是指永豊官局, 打印地方都在铜錢背部之外郭正上方,其他部位的戳印如上、土、支... 等是大商號, 錢莊蓋的記號,。
。永豊官局還有發行纸幤, 例如; 咸豊捌年之永豊官局之憑票支铜錢伍百文, 陸百文之紙幣。如圖[1]。
永豐官局是咸豐三年(1853年)七月廿四日,由閩浙總督王懿德奏請設立,並於九月初三獲得朱批,十九日正式開張。該總局設在福州,下轄福州南台、廈門、建寧、福寧(福安)、汀州(長汀)和台灣等六個分局。《福建省志·經濟志》:“咸豐三年,閩浙總督王懿德奏請設立永豐官局,鑄造銅錢,以充軍餉"。王懿德是清朝官員,曾擔任福建巡撫和閩浙總督。福建永豐官局於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福州正式成立。 設立永豐官局,一方面是為解決省地方財政收付庫款困難,另一方面為推行大錢,發行官票(銀票)、官鈔[制等。該局實收資本計有紋銀1萬兩、番銀(銀元)8000元、制錢2.8萬貫。福建自開設永豐官局后,由於官員貪污舞弊,而且一切軍餉項,均靠濫發官票轉兌錢票應付,再加上通貨膨脹等原因,省庫空虛,入不敷出,聲譽日下。咸豐九年(1859年)一月永豐官局被迫停業。
永豐官局戳印銅錢,有以下幾個目的:
- 一是為了防止銅錢流失。太平天國佔領了江南大片地區,導致銅錢大量流失。清廷在福建戳印銅錢,可以防止銅錢流入太平天國控制區。咸豐六年(1856年),清廷下令在福建省發行的銅錢上加戳印,規定每當百銅錢價值銀一錢,每當五十銅錢價值銀五分。這些銅錢主要用於發放軍餉。《福建通志·錢幣志》:「咸豐六年,閩省軍興,錢法不行,乃於錢背戳記,每當百錢,準銀一錢,當五十錢,準銀五分。」
- 二是為了提高銅錢的流通效率。戳印銅錢的面額較大,可以減少銅錢的運輸成本,提高銅錢的流通效率。
- 三是為了維護銅錢的信譽。當時,民間流通的銅錢中,有不少是偽造的。戳”永“印銅錢,可以保證銅錢的質量,維護銅錢的信譽。
永豐官局戳印銅錢,是清廷在太平天國之亂期間採取的一項重要財政措施。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廷軍餉短缺的困境,也為維持銅錢的流通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