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的萬載縣建制沿革(地圖載自Google)
殷商時屬吳。
戰國初(公元前473年)屬越。
公元前333年屬楚。秦時歸九江郡。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設建成縣,萬載為建成屬地。西漢末年,改豫章郡為九江郡,建成縣改為多聚縣,萬載屬多聚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恢復豫章郡,復置建成縣,萬載仍歸屬建成。中平年間(184-189年),划建成縣一部分地置上蔡縣,萬載屬上蔡縣地。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上蔡縣屬吳管轄。孫吳黃武年間(222-229年),從上蔡縣划出一部分地區設置陽樂縣,縣治設羅城,這是本縣單獨列為縣級行政單位的開始。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陽樂縣更名康樂縣。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置洪州,康樂縣并入建成縣,隸屬洪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廢州復郡,康樂仍屬豫章郡建成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郡為州,置靖州,復設陽樂縣,縣治由羅城遷龍山下(今康樂鎮)。武德七年,州名更迭,初為米州,后改筠州,陽樂隸屬筠州。武德八年,筠州并入洪州,陽樂并入高安,屬洪州。
五代十國時期,高安屬楊行密的吳政權管轄。天祐年間(904-908年),吳王分高安的萬載鄉置萬載場,屬洪州。楊吳順義元年(921年),分高安的進城、康樂、高侯、萬載四鄉置萬載縣,仍屬洪州,取萬載鄉的“萬載”二字為縣名。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分洪州復置筠州,萬載隸筠州。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將萬載縣划歸袁州管轄。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萬載縣更名建城縣,仍屬袁州。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復名萬載縣,隸屬未變。 元世祖初年,萬載縣屬袁州總管府(歸湖南行省管轄)。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州為路,萬載縣隸袁州路,屬江西行省。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為府,萬載縣仍隸袁州府。
清代沿明制。
辛亥革命后,萬載縣屬江西軍政府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全省划為四道,萬載縣屬廬陵道。1915年廢道,各縣直屬省管轄。1921年划全省為13行政區,萬載縣屬第八行政區管轄。1924年縮改全省為八行政區,萬載縣屬第二行政區管轄。
土地革命時期(1927-1937年),萬載縣大部分地方為紅色蘇區,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屬於湘鄂贛省管轄。
1949年7月16日(農曆己丑六月二十一日),萬載解放,7月21日成立縣人民政府,萬載縣屬袁州分區管轄(1950年9月分區改專區)。1952年9月改屬南昌專區,1959年1月又改屬宜春專區,1968年2月至1985年底宜春專區改宜春地區,萬載縣屬宜春地區。
200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春地區,改設宜春市,萬載縣屬宜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