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約克郡(York Shire)報人史都華霍根(Stewart Horgan)於1926年底結束在日本的訪問轉往中國。此行,是他首次訪華,行程從上海沿長江一路到漢口。 漢口,是長江中游最大口岸,清末被強迫劃出的大片租界,地位直追上海。界內,建築宏偉,設施完善,與中國政府管理的界外舊城,形成強烈對比。除了外國人,更吸引大批土豪前往寓居。
史都華踏上中國土地之前剛讀完來自倫敦的過時報紙,斗大標題寫著「中國政府瀕臨破產,停付公債本息,倫敦持票人群起抗議」。另有不起眼的一段小字提到「中國內戰!(按:國民革命軍北伐),東南幾省淪為戰區」,對於即將面對的場景,史都華感到不安。 後來,他在英國出版了"Travels in the Far East" 一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有關在漢口期間的紀錄。 「...空氣中瀰漫著腐敗、發霉的味道,江邊有舢舨往來撈起不時漂來的浮屍...為數眾多難得溫飽,衣履襤褸的群眾,分不清是貧民或難民,不斷湧入...住在租界的富人,出手闊措,穿戴華麗、服裝款式與置身英倫無異。只是自從打敗拿破崙之後,英國多改用白銀當作飾物(按:英國以使用銀飾sterling silver為主,但仍有不少是使用包金、鍍金或低成色金料),但此地白銀仍為貨幣,便奢侈地改用純金(按:應是足赤)打造...」。 貧富懸殊,財富分配不均,一直是中國的問題,不足為奇。但,中國有錢人把西方人尋常的服裝配件,通通改用了黃金鑄造,這種視覺感官上的震撼,是讓史都華感嘆的原因之一。 自清末以來,包括上海在內的銀樓公會長期抵制西方金飾,理由在於西方金飾成色僅及九成,不合內地足赤金的標準。後來,上海銀樓公會(同義堂)拗不過當地頂端客層的需求,於1912年決議開放會員銀樓亦得以九成金(洋金)鑄造與交易。 在此之前,上海市場向以「天烚赤」為準,成色約993。不過,過高的成色,質地偏軟,金飾在配戴時容易磨損。西方國家的金飾則早已與黃金貨幣分家,即使是金質,也是大多選用成色相對較低的18K(75%),14K(58.5%),有更多情形是以白銀或鍍金代替,西方金飾在中國其實頗受民間歡迎,除了樣式新穎兼具實用性,也能節省飾金的支出。只是,傳統銀樓業堅持不願讓步、修改規則。 開放打造西方金飾後,各大都市知名銀樓,開始大量仿鑄西方金飾,互別苗頭下,鑄法更奢華,成色不斷提高,西方金飾再度成為強調身分地位的奢侈品,脫離了實用的本意。民國時期貧富、階級懸殊問題,到了上海、漢口、天津等幾個大城市的租界,似乎更赤裸展現在上流階級的穿戴裝飾上,這種情形看在洋人眼中,更顯突兀。 民國時期財政部顧問耿愛德(Eduard Kann)論及近代東西金飾差異時,曾說,民國金飾,因時代背景關係,著重實用性,設計簡單,因此帶有濃厚的「貨幣性」。然而,這種定義,顯然已被住在租界的土豪打臉。 當時銀樓打造的西式金飾,如金相夾、金袖扣、金別針等西服配件,主要出自上海、漢口等地,明顯是針對寓居租界的土豪所鑄。這類仿自西方的金飾,均以當地師傅手工打造,需索工資甚高,少則以金價五成,多則一、兩倍計(參閱:筆者,「民國潮人追過的尚品」,《中國收藏雜誌》,2019.6),售價超出含金量甚多。所以,以一介西方人的想法,果真難以理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