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时,抱钳的工作是一直往前一个方向的进胚退币,还是每一次完成进胚退币后回缩接胚?换个角度,抱钳是一把一孔,还是多把多孔连接?是一进一退往返还是只进(然后循环)不退?” 33#
同好在帖子上提問,種種因素的耽擱,現在都滿三年了。
這是個冷門的問題,自己雖然還算清楚但當時沒有適合的圖片故未回應。下半年時,恰至上海造幣博物館,藉機請前輩先進協助,拍了幾張照片,除溫故知新並增長了不少見識,也利用這個機會,解決同好的困惑。或許提問者現已了然於心,但既已寫成就發出分享對造幣工藝有興趣的同好。
為便於參訪者能看到機器的構成方式,印花機是半分解狀況。沒有動畫可補充,需要有點機械知識及想像力才能理解。
造幣博物館展示的是老上海中央造幣廠留下的設備,所以符合老機製金銀銅幣的時代,目前多數介紹造幣廠的影片都是現代的工藝,雖原理同,但很多細節與吾等收藏的玩意兒的產生時期不契合。本內容不會有“以今論古”、與現實脫節的情況發生,同時杜絕“國情不合”之說的荒謬邏輯。
首先,說明硬幣印花過程的基本程序
示意圖的B/C/D有繪出抱鉗,前後雙穴。由飛輪帶動連桿,往復式的進行推拉作動。(feeder/feed finger/feeder finger,“送料裝置"英文有不同稱呼,其他行業有以音譯稱“飛達”)
圖片是來自Taylor &Challen產品目錄,依實景照片加工繪製 (天津造幣總廠就是用這牌子的機器開始生產袁大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