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十多年前舊作,原刊台北《宣和幣鈔》2001年第二期(總32期)及北京《中國錢幣》2008年第三期(總102期)。由於藏界也在世代交替,為避免泉識出現斷層,也讓新進者對銀錠的製作有所參考了解,略加修改再次刊出以饗泉友。
古代生銀與寶銀的鑄造說明,可見諸明人宋應星《天工開物》五金篇,至於清末沿海商埠以英美進口大銀條改鑄元寶之方法,楊蔭溥《上海金融組織概要》中,亦有敘述,前者係指雲南,後者乃以上海銀爐為例,另《中國歷史銀錠》一書也有相當詳細的解說,但三者均為概略性記載。
在大英博物館1992年出版的《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元寶目錄》內,摘錄了兩篇洋人描述晚清廣州粵海關砝碼錠及四川圓錠在成都鑄造的過程,另有兩張攝於民初上海銀爐、為目前僅知的銀爐實景圖片。前項係同治五年(1866年),因香港造幣廠成立後銀元沒有銷路,港府想要把產品賣到中國,因此提出請求要為中國製造錢幣,此提議被清廷回絕,但同意香港造幣廠製造的銀元可以在中國內陸比照西班牙銀元作繳納稅款之用,此即當時雙方對香港所製銀元進行化驗所記。後因實際使用數量太少於事無補,英方再多次送樣未果,香港造幣廠終遭裁撤。四川鑄錠過程,乃光緒末年英國駐成都總領事在當地所見。因屬少有之第一手現場報導資料,今特將其全文譯出,以饗同好;原文僅分兩、三段,故中文段落及注解係譯者所為。文後附大英博物館之分析研究,亦整理選出部分以供參考。 * * * * * *
銀錠製作之方式之一 廣東˙廣州˙粵海關方錠1866年 J.Percy “吾乃受擔任香港造幣廠化驗師之友人圖基(C. Tookey) ①先生幫助下,記述他在廣州所見:陶土容器頂端直徑約十二吋、底部直徑約九吋、內深約五吋,其內部抹有黏土,中間留約圓徑五吋之凹槽,向上開展形狀有如漏斗。施工前底部填充石灰,略微壓緊,石灰面離頂部約一吋。然後在石灰面放置紙數張,將一百枚香港造幣廠所製銀元排成兩疊放在紙上,旁邊有等重之鉛。另有一黏土燒成厚度約半吋之圓筒,直徑約十一吋、高約三吋半,放在陶土容器頂部,其上再加一類似圓筒。上方之圓筒底部有一缺口,由此連接一根以黏土燒成之直管至風箱,此直管位於圓筒之端為封閉,下方開有一孔,如此可將空氣直接往下吹向熔化之金屬。 使用之燃料為木炭,點燃的木炭被丟入混合著銀元和鉛的爐中;當銀與鉛完全融化時,立即將炭自銀汁表面吹去並予以耙開;然後置放長條木炭於吹管側。接著進行吹灰提煉法(cupellation),此時操作鼓風的力道較熔解時弱;當工匠認為銀液所呈現之狀況可以後,將炭火全部移開,並灑水使其凝固。這塊粗煉成的銀餅就被取出放在地上敲打,以分離黏附的殘渣。精煉在另一個前後有斜坡的開放式爐灶進行。一只泥製坩鍋放在爐上逐漸加熱,同時把先前煉製的銀餅置於火炭上,稍後再放入坩鍋。 當銀餅熔化後,助手將小塊硝石(按:硝酸鉀)逐漸灑入,這時把坩鍋稍向前傾以便觀察銀液之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殘渣,則倒入一已加熱之厚鐵盤,再棄置於旁邊的容器中。當銀汁純度提高後,工匠用只已燒紅的小坩鍋取出少許銀汁,將其注入鐵模內;由冷卻過程中的銀液表面,來觀察其成色;如果看到表面中央有任何結晶物體,就丟回坩鍋中添加硝石重煉。此過程反覆至銀塊表面呈現光滑為止。這時才將全部銀汁鑄成銀錠,每塊重十一英兩(按:即普通的十兩錠,約合344克),為中國官方採用之海關稅銀。 圖基先生從所製成的七只銀錠中抽兩件分析,其成色為九八六。以這種方式提製出的銀條,是無法被歐美等地區銀貨商接受的。他說:‘嚴格來講,這是個精煉程序,但由於操作者完全以銀表面狀態做準,忽視成品在最終時仍留有雜物,故其之特質為‘不確定’。
現在或許要問,鉛在吹灰提煉法中的作用與此地工匠如何僅由銀表面呈現狀態來鑑定成色?在中國人的方式,硝石是強力氧化劑;在其他方式是利用大氣中的氧。我的判斷,硝石的作用在銀融化時作用較鉛為佳,----中國人在遠古時代已具有高明的冶金工藝,更特別的是長久以來有處理銀之經驗,對我而言,有技巧的中國銀匠,是極可能提煉出成色精準的銀錠。但中國人在理財方面以精明著稱,換句難聽話來說,某些銀舖心存僥倖,認為被識破及懲治的機會很小,為牟取不當利益,會以成色較低的銀兩來哄騙知識較差的同胞。
言歸正傳,中國人驗白銀成色的方法,是方便即使對冶金術一竅不通者也不會質疑的(按:即洋人鑑定成色,要由精通冶金學的專業分析師化驗,而老中是根據經驗及公認標準批色)。據圖基先生看法,熔解銀元與鉛的時間太長溫度也太高;在第二階段時,薰煙極大;過程中消耗了若干銀料。事實上中國人的確允許發生損耗,但圖氏認為其估量過低。他們未將所用鉛中之含銀量計入;官方並無提及鉛之含銀量,而由同批鉛材予以分析,等重鉛其含銀量不及0.1克,對結果沒有影響。 一百枚香港銀元重86.65英兩(2,695克,按:含銀2,425克) ,換算折合中國銀兩單位七十一兩九錢二釐(2,702克)。由本次試驗所鑄成之海關稅銀重六十四兩三錢三釐(2,417克);經提煉過程隨鉛而蒸發之銀為四錢(15克),所以按中式算法,2,417+15=2,432,2,432x1000/2,702=900/1000,即香港銀元成色千分之九百。但中國所通用之銀兩,雖號稱純銀,其成份為九八六,六十四兩三錢三釐含銀實重2,383克,加上耗損四錢(15克)為2,398克;故事實上有27克損失未被計算。
另方面要聲明的是,上述在廣州進行的試驗,乃是為消除中國人對香港銀元之排斥所做的嘗試;由於他們同意接受以銀元支付關稅而有圓滿的結果。然圖基先生表達其意見,認為此非正規煉製法會有這成績純屬意外。”
①Charles Tookey在香港造幣廠關閉後於1870-1873年間受聘於日本大阪造幣局。原文載Percy, John:“Metallurgy, Gold and Silver,” Part I, London, 1880。
“光緒十七年五月”、“宣化縣”、“庫銀”即本文所敘述砝碼錠之形制。錠面之“宣化縣”為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民國元年七月,廢宣化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