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內容】 原帖發表後,有同好先進轉告下列資訊:
“第一造幣廠”有職工百餘人,於8月中至月底期間生產了袁三及帆船版銀元,數量分別是10,948枚與50,711枚。9月沒有資料。
之前在探討這枚“海南版”袁九大頭,參考過《廣東貨幣三百年》(1990出版),此書相關內容係引用黨先生文字,故無所謂第二造幣廠的記述。前幾天在得到提示後再仔細閱讀,才發現<後記>中說明此書以1949年10月為斷代點,難怪有所遺缺。
可惜消息來源只記載了抄錄自《廣東省誌 金融誌》的內容,並未自留影本可供佐證。惟因其基本內容與前央行國庫局副局長退休之黨恩來敘述在上並無矛盾之處,只是當時廣東情勢混亂,造幣廠已脫離央行掌握,當然不會向央行呈報。
所幸書庫中還有本《海南歷史貨幣》(1992出版),經查閱後果真找到“1949年11月…廣東省第一造幣廠遷來海南,鑄造仿袁頭九年及孫頭紀念幣兩種銀元”。 經了解,海南流通的銀元成色不一而有價差,足色的稱“正光”;仿品袁頭、小頭及各省銀元(含外國銀元)稱“雜光”,折價八成或七五折收用。之前因沒有海南曾經以機器製幣的印象,慣性思維的影響下忽略未詳讀,今後當引以為戒。
總的來說,“第二造幣廠”是將第一造幣廠機器搬遷至海南島,廠址設在當時的海甸造船廠內。為新成立的“海南銀行”發行的銀行券籌集“發行兌換準備金”,製造了一批銀色較低“九年”袁頭銀元,隨後又改鑄含銀量更低的“孫小頭”銀元,最後又造了“二十三年帆船”。由於技術力及設備的不足,這三種銀幣質量甚差。
根據這些補充資料,袁九大頭“海南版”應確實於1949年底至1950年初在海口是廣東省第二造幣廠出品。按照仿製袁九成色差被列入“雜光”來看,銀料來源可能如中的舊料回收改鑄之說;再參考實物質量甚差、廣州的第一造幣廠在動亂中生產狀態的不穩定(有記錄的是6萬1千枚),數量應僅在數萬枚之譜。
又:海南島戰役3月5日開打,4月22日薛岳棄守海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