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金刚又称欢喜金刚、呼金刚,藏语称“杰巴多杰”。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修习的重要本尊,也是藏传佛教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在西藏佛教历史上,主要为藏传萨迦派崇奉。常见为八面十六臂形象。其形象特征表现为:八面方位和颜色不一,皆有不同的宗教寓意。各头皆戴骷髅冠,头顶红发竪立,并安有双金刚。嘴部张开,露出笑容,象征“大乐”。中二手相交于胸前,结金刚吽迦罗印,并拥抱明妃,手中持骷髅碗,碗内盛血水或甘露。其余手伸向两边,亦皆持骷髅器,髅器内盛不同的神物。 其中,右边髅器内所盛神物依次为白象、绿马、白驴、红狐、灰驼、红人、绿羚羊神、赤猫,左边髅器内所盛神物依次为黄土神、白水神、绿风神、红火神、白月神、红日神、青狱帝、黄夜叉。四腿姿势不一,前两腿站立,后面两腿盘曲。胯下挂有人头,足下踩三个仰卧人,表示降伏贪、嗔、痴三种无明魔障。其明妃叫金刚无我母,身体亦呈蓝色,一面二臂,头戴五骷髅冠,黄髪上束,面有三目,右手执月形刀,左手捧盛满血的骷髅碗献与主尊,上身挂五十人骷髅念珠,下身着虎皮裙,左腿伸,与主尊右腿并齐,右腿钩在主尊的腰间。 这尊像的突出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造型复杂罕见。此像共有八个头、十六只手,并拥抱明妃,是喜金刚最圆满、最标准的一种形象,造型之复杂仅次于大威德金刚像。据目前所知,在现存的明代宫廷造像中,这种造型的喜金刚像共有四尊,包括此尊在内,由此可见其珍稀程度。 二是题材重要,具有极高的宗教和历史价值。此尊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尊奉的重要本尊,历史上主要为藏传萨迦派崇奉,代表着萨迦派的思想追求和修行理念,宗教价值极高。同时,据历史记载,在明初推行的“众封多建”的宗教政策中,萨迦派是朝廷最早笼络的对象,明初敕封的“三大法王”中,萨迦派的昆泽思巴就是最早受封的一个法王,称“大乘法王”。由此可见,此像以其明显的教派属性又具有见证永乐王朝对西藏实施“众封多建”宗教政策、尊崇萨迦派及其僧人的重要历史价值。 三是形象特征具有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十六手所持骷髅器内的神物上。按喜金刚造像仪轨记载,其十六手所持骷髅器内一般都盛各种神物,但此像只有一部分骷髅器内盛有神物,大部分骷髅器内不是神物,而是上师像,特别是左边骷髅器内所盛全都是上师像。这些上师像皆端坐合掌,身披袈裟,造型姿势与形象特征完全一样,表现的应当是同一个藏传佛教历史人物。结合此像神格分析,它们表现的极有可能是当时或之前萨迦派一位著名的僧人。如此看来,此像在造型上又具有特殊的宗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