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扑朔迷离的“壬戌年”是否为兰州所铸 在第一篇的最后我写了一句话:“壬戌年造”砂版基本被主流认知认为是兰州所铸。连带着有种说法,与“壬戌年造”设计相似的“八年”、“民国纪念”、“十年”、三种砂版可能也是兰州所铸。因为八年、九年(民国纪念)、十年、十一年(壬戌年)是非常呈现顺序分布的,乍一看相当合理。但继续深想此说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1、甘肃砂版铸造始于孔繁锦,孔于民国八年冬到天水,民国县志载九年孔于天水铸砂版,所以八年这个时间其实是虚指,就如同甘肃三年百文砂版的纪年,也不可能是民国三年铸造一样。而陆督造币,上文资料明确记载为壬戌年仿孔之行为,起始时间上晚于天水造币。 2、从逻辑上:如果“壬戌年造”为1922年陆督造币,如果这四枚是一套,是什么原因造成往后铸币纪年反而回溯成了“八年”“十年”这种之前的年份?并且还特意改为数字而非是下一个干支纪年“癸亥年”。 3、从数量上,既然陆督铸币广泛流通兰州并对市场和金融造成恶劣影响,那该币数量必然不少。而壬戌年作为砂版中的较少品种,根本无法承担流通的作用,数量较大可承担流通的是“八年”二十文。 4、如果“八年”、“民国纪念”、“十年”、“壬戌年造”几种为兰州铸造,那天水当时铸造的二十文砂版是什么,是否能够承担广泛流通的目的。 5、其实细看这四种币的设计,八年、十年和“民国纪念”双旗上方是“中华铜币”,而壬戌年双旗上方是“中华民国”;二十文的“二”字,八年为“贰”,十年和壬戌年为“弍”,民国纪念为“二”,写法不同;纪年表述上,八和十为民国二字加数字,壬戌为干支后面加造,民国纪念更像民国二字写好不知道怎么写数字后临时加了两个字(从“国”与“纪”之间的间距和方向即可看出)。 那么,如果这四个币并非是同一体系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重新审视整体甘肃铸造二十文砂版,从实际上各地某种数量发现多寡、从设计上币与币之间的联系甚至不同面值之间币与币的联系,我个人认为“八年”、“十年”、“民国纪念”三种为天水铸造,因为能很好地融入到天水铸造的体系中且和天水造百文和五十文砂版有相似及联系。而“壬戌年”为兰州仿天水二十文砂版设计铸造的产品。(二十文砂版的铸地区分在这就不展开,我直接抛出结论了。这块要说清楚又是个长篇大论的帖子。) 说更细一些,我个人认为天水在民国十年本年先铸造的十年二十文,后铸造了“民国纪念”,最后演变为“八年”且八年还有不同变化(这种演化顺序在百文、五十文砂版中能找到共性)。民国十一年兰州仿天水的“十年”二十文而铸“壬戌年”二十文,故弍拾文面写法一致,双旗面天水风格的“中华铜币”改为了兰州风格的“中华民国”(后文会发现“中华民国”四字贯穿兰州铸币始终),年份从十年改为了干支的壬戌年(十一年就多一个字了)并为了保证字数统一在其后加了“造”字。而兰州干支纪年的二十文后来并未再演化下去。
这个结论看似回到段谱结论。但“壬戌年造”砂版的数量确实不足以支撑兰州市面流通,并且也未体现出“其初形式与外省同且纯用红铜”的资料记载说法,说明主要流通的另有他物。那么兰州铸造的其他砂版又是那些品种?后文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