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获“翡翠绿落叶”,可谓落叶之精品,欣赏之余,便有了进一步探究银元绿锈的想法。 图中这枚“翡翠绿落叶”,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币主也是很有名气的币商,既是同行又是朋友,买卖过程非常简单,二三分钟就友情价搞定,我也非常感谢朋友惠让。 我生在西北,长期从事钱币交易,接触过的甘版坑货也较多,但都没有这枚落叶拿到手上具有这么大的震撼感。此币通体翠绿、深打、底板带光,大直边,边无任何磕碰。拿在手上有一种强烈地想探究她美丽肤色来源的渴望。 史料记载,在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国币条例》中写道,一圆主币含银量为银9铜1。甘肃银元的含银量要低于此,大约在百分82.5,也有稍高一些或更低一些的,其他成分主要就是铜了。 银元上的包浆主要是,由于银元的存放环境不同,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银,环境不同,氧化程度不同,产生出不同的包浆。而绿锈包浆主要是银元中的铜在潮湿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下,会缓慢生成碱式碳酸铜,也就是所说的绿锈。这枚银币可能是罐装窖藏于西北某户人家的院子里,在潮湿的地方,经历了多年氧化自然形成了这种翡翠一般的绿衣 每一枚银元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探寻银元的包浆形成原因也是银元鉴定辨伪的基本功,同时也是银元收藏乐趣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