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货币发展的二大类型 冯京三 崔建平 人类的货币,从历史上发展到现在,从其文字和图案上看,基本上就是二大类型。一类是文字型钱币,一类是图案型钱币。 文字型的货币,比如、中国历代货币。这种货币是把文字、度量衡、数学、艺术等文化内容,有机的融合在货币之中。通过货币,在老百姓中普及了常识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及以前,中国的货币形态比较复杂。刀、布、蚁鼻、圆环钱等等,从形态上说,是一种图案型货币,但其内涵的意义是一种相对狭小的地域文化。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把货币统一成外圆内方的文字型货币,使货币具有了包容天下的大文化的内涵意义。数千年来,中国文化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湮灭的古文化,中国古代文字货币,在其中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图案型的货币,比如西方历代货币。这种货币的文化内涵重点是小地域的权威概念,通过货币来宣示皇室和贵族的特殊社会地位。这种货币的发展,当然也是和该地区的文化相适应的。 历史发展到现在,这二种不同的货币形态,早已经融合了。特别是货币发展到纸币(价值符号)时代,货币的形态为文字和图案的融合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世界货币形态的融合,很实际地体现了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大趋势。 201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