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在行走 于 2016-4-15 22:30 编辑
从近代经济史来探究铜元产生的原因
在行走
铜元产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这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结束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这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共历经50年,这半个世纪的经历对于两千多年货币流通史来说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其所处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背景,手工铸造向机械铸造的过渡,以及银钱并行本位向银本位变迁和硬通货向信用通货(纸币)转变。都使铜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通过研究铜元产生前60年的经济、民生和货币制度,来探究铜元产生的原因。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货币使用情况 从原始社会的贝币到后来的刀币、布币再到秦始皇建立秦国,统一发行的外圆内方方孔币,人类社会性质的每一次变迁都会引发货币的改革。但方孔币自诞生之日起,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方孔铜钱的样式都基本保持不变,其内在原因是封建主义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手工铸造的方孔钱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可以说一直到明代,我们国家都是以铜为币的货币体制,但随着中世纪新航线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从美洲到东南亚、再从东南亚到中国的丝银之路,在明代中后期引发了中国传统币制的变迁。大量白银汇聚于中国。中国从以铜为币进入到了银铜并行于流通领域的局面。清朝建国伊始,就确立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赋税主体用银的货币政策,这时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不完整的银铜平行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银铸币和铜铸币都是按照它们所包含的白银和铜的真实价值流通。彼此相互之间没有一定的法定价值联系。但这种货币制度并不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尖锐的矛盾在鸦片战争之后表现的更加突出。
二、鸦片战争后十年间的银贵钱贱 鸦片战争后,中国货币流通中发生的银贵钱贱问题,是由白银大量外流所直接引起的。而白银外流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英国侵略者的直接掠夺和战争赔款,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从广州、定海、厦门、舟山、镇海、宁波、镇江等七个城市直接掠夺中国商民和官库的纹银及现金就有7302844银元,加上战争赔款2100万银元,总数至少在2830万银元以上。二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口岸的贸易逆差。据不完全统计,1843-1844年中国对英印贸易的逆差,白银输出约有16442248-22165617银元,1845年中国白银输出约16428000银元。1846年英美及其他国家对华贸易中的中国逆差约有6469784-9000000银元。当时有人估计中国银货的流通数大致为5亿银元。大量战争赔款和贸易外流必然严重的消耗了国内的储蓄白银。
清初规定银钱的法定比价是银一两换制钱1000文。战后中国白银外流导致国内存银和银货流通日益减少,因而引起各地市场上的银钱比价发生急剧变化。当时全国和重要大城市的银钱比价,还缺乏长期系统的统计资料,只以直隶宁津县大柳镇一家商店账册的记录来比较鸦片战争后历年变动的趋势,我们将1821年-1836年的银钱平均兑换值1336.42文作为一个参考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战后银钱比价上升了24%-76%。银价上涨的结果使以银价表示的农业和手工业受到严重损害,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这里从事工农业的小生产者,就因鸦片战争后的“银币耗,农夫织妇,毕岁勤动,低估以售之,所得之钱,不可输赋”。甚至“蚕棉得丰岁,而皆不偿本”。“盖自谷帛贱于银,而农之利夺矣”。在湖南和四川两省农村的生产,因此所受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如在1845年间,湖南有些地区,就因当时“银价日昂,银复艰得,农者以庸钱粪直为苦”。到了道光末年前后,四川有些地方甚至“连年丰稔,谷贱伤农,每岁所得,不敷工本”。另一方面银贵钱贱增加了外国商品在华的竞争能力,就拿1840-1850年平均约占英国输华货物总值66%左右的棉织品来说,英国商人也是“在不同时期中曾以低于成本20%至30%的价格把布匹强销给中国”。外国棉纺织品“其质即美,其价复廉”,使“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女工几停其半”。
这样的结果,就使“农夫织妇”的生产模式难以继续,必然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日益萎缩,本来,作为小生产者的“农夫织妇”生产基础十分薄弱,因而经济地位极不稳定,银贵钱贱就加速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贫穷和农村破产。
三、1853-1868年的中国通货膨胀 鸦片战争后十年的银贵钱贱对清朝政府来说是加重了税收财政危机,再加上1851年的太平天国起义,使清政府不得不穷全国之力对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这使得脆弱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解决日益困难的财政危机,清政府采用了滥发票钞和滥铸铜铁大钱的方式,进而导致了近代国民经济中的一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持续了十多年之久。
用通货膨胀对人民财富进行疯狂的搜刮和掠夺,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滥铸铜铁大钱,滥发银票、宝钞,由封建国家强制通用。一般来说,铸造铜铁大钱的面值越大,铸造的利益也就越多,以铜大钱的铸造成本和额定法定价值比较来看,如当千铜大钱额面规定每枚等于制钱一千文,但作为金属货币,实际价值只等于制钱38文,强制增值962文。下表是清政府所铸各类大钱以及强制增值的幅度。
至于印证各种面值的银票和宝钞,工本话费尤少。如宝钞一张,工本仅需制钱一文六毫,这样就使票钞“造百万即有百万之利,造千万即有千万直利。十分清楚,这些通货不论是作为铸币的大钱,还是作为纸币的票钞,它们之所以保持巨额的价值,纯粹是封建国家任意强制增值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