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冬至 于 2013-12-22 08:51 编辑
史物馆借出来65枚宋钱,我们选了北宋的天圣通宝(公元/1020年),南宋的建炎通宝(约1130年),淳熙通宝(1180),绍定通宝(1230 )及淳佑通宝(1250)做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这几个钱都是青铜钱,完全不含锌元素。所以黄铜的使用,必定是元、明以后的事。于是我们再回史物馆商借元朝和明朝的钱。元、明两代铸钱都不多,现存的数量很少,尤其是明朝钱更是珍贵,或许是元、明两代纸钞印得比较多的缘故吧。幸好史物馆中元、明各朝的钱都存有数枚,我们在每朝中都选了一两个回来分析。 根据分析的结果,很明显地可以在明代宣德和嘉靖两朝间划一条分界线,嘉靖以前的钱是青铜钱,嘉靖通宝及以后所有的制钱,都是黄铜钱了,其中锌取代了铅和钖成为主要的合金元素。这样划分并不是说我国在嘉靖时才开始用黄铜,而是显示这时候黄铜和锌的炼制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因为在元代的铜钱已经有少量的锌出现了,锌的成份越往后越增加,但都很少,约在1%以下,直到嘉靖时,铜钱中的锌含量突然跳升到20%以上,而铅和锡的量却降到很少。虽然如此,一直到清朝咸丰年间,铜钱中还是含有少量的铅和钖,只有光绪通宝才是纯正的黄铜钱,不含铅、锡。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元朝时,中国人开始使用黄铜,但在元代黄铜使用尚不普遍,其原因可能是黄铜是由国外输入的,或是冶炼黄铜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完成。少量的黄铜器和废铜等一同入炉熔化铸制新钱,所以使得元代及明初的钱中掺入少量的锌。嘉靖以后,铸黄铜钱时,也掺用废铜料而夹入铅、锡,直到光绪年间,新法冶炼用于铸钱时,铜钱中的铅锡才完全消失。黄铜在嘉靖之后普遍用以铸钱,其取代青铜钱彻底的程度,可由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可见一斑。天工开物中提到铸造铜钱、银钱及铁钱,其铸铜钱一段中只叙述黄铜钱的制法,似乎当时已经不复记得早年还有青铜钱的流通了。 至于炼锌的技术及黄铜工业在中国发展的情形,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在早期是使用含锌矿物「炉甘石」砌造炼铜炉或与铜矿一同冶炼而直接得到黄铜的。后来锌的冶炼法发展完成之后,才将铜锌分别还原成纯金属,再以高温熔化配成黄铜合金。在锌的冶炼法未完成前,黄铜成份不易准确控制,不会有大规模的生产,但少量在社会中流通的黄铜器皿,可使铸造青铜钱时混入锌的成份。所以我们推断在嘉靖以前,黄铜是由炉甘石混入的。嘉靖时,制纯锌的方法进入工业化阶段,而使铜钱的制造起了革命性的变化。 制纯锌的方法,见诸古籍者最早是天工开物,比欧洲古籍早了好几百年。这个方法究竟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抑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目前好像还没有确实的证据可以判断。由于明代古籍中均称锌为「倭铅」,可见锌和日本是有很密切的关系。或是日本人先发明制锌的方法,或是最初的锌块大部份是由日本人运来中国的。但这也不能排除中国人独力发展出炼锌技术的可能性,因为也有可能是中国由日本获得黄铜及有关锌的早期知识,而后发展成功单独冶炼锌的技术,因而沿用倭铅的名称。 由日本宽永通宝的成份是青铜来看,日本铜钱似不曾利用黄铜来铸造。宽永朝相当清代中叶,这样看日本人开始使用黄铜的时间像是比中国晚了,但这也不完全证明在日本其它东西就没有用黄铜来铸造的。据说韩国在元朝已使用黄铜铸制巨钟,所以黄铜在亚洲传播的时间和路线,还是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追踪分析的问题。而有系统的分析东亚各国的钱币很可能对这个问题提供很准确的指示。 另外由钱币成份的分析,我们也可以观察某一时代的经济及社会的状况。最好的例子便是观察清代各朝铜钱中铜、锌成份的变化了。清初所铸的铜钱中,铜与锌的比例大致是七比三,和现在通用于辗制弹壳的七三黄铜相似。但在乾隆在位的六十年中,锌的成份逐渐提高到约占40%。乾隆以后,锌越来越多,到光绪年间,已成为铜、锌各半。这种变化的原因大概是因为铜贵而锌贱。乾隆时虽号称极盛,但已现颓像,因此在铸钱时,不免渐渐加重锌的成份以减轻铸造的成本。殆至光绪朝,内忧外患交迫而至,国库虚竭,铸出来的钱也不像个样子,或者不该称为铜钱而该称为是锌钱。 另外一个有趣的结果是比较民国四十三年的五角铜币和民国五十六年的五角铜币(即是现在通用的五角币)。四十三年的铜币几完全是铜,锌、钖含量都很少!五十六年的铜币则是标准的七三黄铜,且其重量约为四十三年之半。由这两个铜币中含铜量来估计,由四十三年到五十六年经过十三年的光景、新台币实际上贬值了约70%。 小小的铜钱,也可以扯出一大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君子爱钱,谁曰不宜? 作者通信处:中正理工学院化学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