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golf 于 2023-3-25 01:41 编辑
天贊通寶, 遼錢抑或安南錢?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契丹人的統領,他在907年建立了遼朝,並在916年定都上京臨潢府(今 內蒙古赤峰市)。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改革軍制、分封諸王、實行南北院制、設置秘書省等。 他還積極與周邊國家交往, 遼太祖在炭山北建羊城,「起榷務以通諸道市易」,與宋朝和平共處, 與西夏和吐蕃結盟,與高麗和日本通貿。 天贊通寶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916-926年]為了統一貨幣制度而鑄造的。 在此之前,契丹人主要使用牲畜、皮毛、布幣、皮幣等等物品作為交換媒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增多,這種方式顯得不便。 西元921年遼太祖阿保機改神冊七年為天贊元年,鑄天贊錢, 天贊使用近四年後即改年號天顯,故天贊鑄幣時間短量也少。 這種錢幣主要流通於遼朝南部和中部地區,是遼代與宋朝]交流貿易的重要媒介之一。 由於宋朝缺乏馬匹和皮毛等戰略物資,而遼朝缺乏茶葉和絲綢等生活物資,雙方便形成了互補性的榷場的交易貿易關係。 天贊通寶的文化意義在於它反映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對自己政權的自信和對中原文化的尊重。 同時,天贊通寶採用了漢字作為文字,而不是契丹文字或其他民族文字。 這表明耶律阿保機認可了漢字作為文明符號和統治工具,也顯示了他對中原文化的學習和模仿。 他不僅採用了漢字作為國號和年號,還仿效了唐代的貨幣制度和鑄幣技術。 他還在上京臨潢府建立了漢人區,設置了學校、書院、寺廟等文化機構,並聘用了大量的漢人官員、工匠、學者。 他認為漢文化有助於提高自己和契丹人的文明水平,也有助於與宋朝等周邊國家交流和合作。 至於如何解釋〝天贊〞二字之可能性如下: [1]“天贊”這個詞語是契丹語“tianzan” 的音譯,意思是“神聖 “的意思。 這表明契丹人對自己王權的高度崇拜和自信。 [2]. 有可能是遼太祖表現出自己對佛教和道教的信仰, 918年遼上京建佛寺,佛教逐漸為契丹人所信仰和崇尚。 ,因為“天贊”這個年號二字是出自於佛教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中“ 十界皆成佛 ” 一句話中的“天”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句話中的”贊 “。 又天贊這個詞語源於佛教經典中對佛陀讚美的語言,意思是“讚頌天上” 。 這表明耶律阿保機把自己視為受到天命所授予的君王,也暗示了他對佛教信仰的傾向。 這些都顯示出遼太祖在建立自己的王朝時,既保持了契丹人的民族特色,融合了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文化。 天贊通寶是遼代錢第一種使用漢字書法和四字方孔錢文的銅錢。 這種錢文既方便了計數和流通,天贊通寶的書法風格簡潔明快,筆畫勁健有力,具有楷書和隸書的特點。 是仿照唐代開元通寶形制而造。 其背面則後來增加了〝上月〞符號。 契丹人原本信奉薩滿教,後來受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影響。 月亮在這些宗教中都有重要的意義,可能是一種神聖或吉祥的象徵。 “通寶”這個詞語是從唐宋時期流行的貨幣名稱沿用下來的,意思是“流通之寶”。 這表明契丹人對漢族經濟制度和貨幣制度的認可和效仿。 有關文獻鑄錢史事, 如《遼史》和《資治通鑒》中均有記載,如:《五代史· 四夷附錄》曰:「契丹主阿保機僭號,名年曰天贊。 余按此錢,徑九分,重三銖六累,文曰天贊通寶。」 . 〔宋〕洪遵《泉志》的記載,即:「右契丹國天贊錢] 。 所以,天贊通寶在《五代史》和宋《泉志》中均有記載。 據清代張廷玉等奉敕撰,後嵇璜、劉墉等奉敕撰,紀昀等校訂,成書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七所載:「遼太祖鑄天贊通寶錢。 初,太祖父德祖薩勒題為額爾奇木,以土產多銅,始造錢幣,太祖襲而用之,遂至富強,以開帝業」。
直到了二十世紀初,才見有天贊錢的實物。 不過, 在1970年日本昭和泉譜出版時,並沒有看到天贊通寶實品拓圖, 而 在遼錢上有平尾麗直莊泉之評語:『舊譜皆以為遼太祖之錢 , 按此錢未聞出於遼之故地 , 又現存稀少 , 非如遂致 ......... 蓋天贊通寶安南李朝初期之錢, 決非遼朝之者 。』。 此一說, 天贊錢就被誤認為安南李朝[1010-1225年 ]錢。 其實, 安南並沒有天贊之年號及其年號錢, 同時早期安南李朝錢形制均較小, 也 未聞越南本土發現過。 遼的年號錢從天贊開始。 但真正具有遼錢文字和書法的質樸、豪放風骨是從「天顯通寶」才開始。 天贊錢的錢文與天顯以後遼各朝代錢幣上的文字書體,二者均有明顯區別,這也許是有人提出天贊通寶不屬遼錢的一個原因, 早年售給我者亦如此觀 , 據 說是東北出土? 。 但從整個遼錢沿革的歷史來剖析,天贊通寶僅反映的是遼年號錢的最初開始的面貌而己, 如果把天贊錢是放在遼代錢的中、末期之年號錢的話, 那麼要懷疑它是情有可原 , 合乎情理。 因天贊錢剛開始的書文氣息特徵是繼承北魏唐書之韻味, 是遼朝第一代仿傚中原漢文化最早的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