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霸泉 于 2019-7-24 15:15 编辑
清代大型民俗钱:长命富贵背百寿赏析 2018年初,笔者偶然在“西安大榕树钱币”老吴的朋友圈里看见一枚漂亮霸气的百寿花钱,笔者多次索求,无奈老吴都说自己收藏不愿出售。正所谓各花入各眼,笔者偏偏就相中了这枚百寿大花,寝食难安,为了得到心仪的宝贝,之后便亲赴西安去找老吴纠缠这枚大钱,经过漫长艰难的交谈,可能老吴被笔者的诚意打动,最终还是成全了我,终于抱得美人归。
此钱正面“长命富贵”四个楷书大字神气畅然、挺拔刚劲。古时中国民间流传的吉庆话,长命富贵意同“福寿双全”,简单的说就是活得要长,还要有钱,这句话代表着寻常百姓对人生最极致的奢求,这两者条件缺一不可,活得长没钱花也不是个事,钱没花完人没了更可惜。“长命富贵”四个字古时常出现在长命锁上,通常有新生儿诞生,长辈便会送个长命锁给孩子挂上,期望美好的祝愿能陪伴孩子一生。
出处: 《旧唐书·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元·郑庭玉《后庭花》第四折:“原来是一根桃符,上写着长命富贵,这杀人贼有了也。”
背面“百寿”两个字用的是康熙字典体,字体丰筋多力、厚重健实,这种字体出现在厌胜钱上极为难得,百寿指长命百岁,“百寿”二字应源于百寿图,百寿图是中国民间传统寓意字样,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从宋代以来就已广为流传。特别是南宋时期,专事拓印、装裱“百寿图”作坊久盛不衰。朝廷显贵、书香世家,百姓士庶都为拥有一幅“百寿图”而自豪。挂之于堂中顿然门庭生辉、宾客争相观赏,古时商人远行或浮游宦海者更是把“百寿图”作为护佑身家平安的吉祥物。
但笔者仔细观察,百寿一面上下空白处的地章上隐约有文字的痕迹,似被故意铲去,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终于在《中国花钱图典》这本书上找到了这枚罕见的花钱原貌,原来这枚百寿花钱上下还有“永享”二字,古时有一句常用的祝寿贺词是“天龄永享庆溢期颐”,可能这“永享”二字便是源自于此。从地章的形态看,应是在铸钱的钱范上铲去,而非铸成之后铲去,当年的铸钱工匠为何要将“永享”二字铲去却不得而知。
后来民俗钱藏家刘源老师又提供了目前仅见的一枚完整的永享百寿图片,再次佐证了这枚钱币被铲去的二字,刘源老师也为铲去的“永享”二字感到诧异。
笔者大胆推测,“永”是一个时间概念的字,形容很长,“永享”是指永远享受。而“百”也是一个时间概念的字,“百寿”是指长寿,永享百寿从字面的意思看是:永远享受着长寿,这就有点重复和啰嗦了,比如“永享”后面加个“富贵”或“康宁”什么的可能会更贴切,再看正面“长命富贵”的“长命”二字又是一个带有时间概念的词,整体来看就非常之繁琐和累赘,古人办事向来严谨,发现了这个错误后于是便将“永享”二字铲去,可能后来又觉得铲去看着也别扭,于是便停铸,这便是这枚百寿大钱存世罕见的原因吧。这仅仅是笔者的推测,抛砖引玉,也请广大泉友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枚长命富贵背百寿花钱用咱们钱币收藏界的行话来说,应该叫去字版或改版,这个版与刘源老师发那枚永享百寿一样也是仅见孤品,任何图录不见刊载,直径69mm,重达108克,体型硕大,坠手感极强,拿在手里盘玩甚是舒爽,铜质精良,铜色金黄,铸工精美,但笔者实在分不清楚究竟是哪个炉局所铸,从风格上来看,有点像浙炉或者赣炉,带着这个疑问,笔者请教了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会长陆昕老师,陆师老师反复研究后说,这极有可能是一枚京炉所铸的花钱。
如果说前面的长命富贵是形容了人生最极致的两大奢求,那么后面的百寿则在这样无比的幸福中加上了一个长命百岁的期限,无论你多么的大富大贵,不够长命也无福消受,这两句话承前启后,放到一起便具象的指出了何谓福气,此钱寓意美好,是不可多得的祥瑞之物,它寄托了古人对幸福的向往,它就像维纳斯,因残缺而经典。
万思成 2019年5月16日于北京
附上另一枚存世孤品:永享百寿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