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都是94、95年入藏,这些银币都是以光绪及宣统成对购买,都是流通币,品相一般。另外比较特别的是一枚四川光绪元宝7.3的错币 1.广东光绪、宣统元宝一对,1993年5月购入,价115+115=230元 2.湖北光绪、宣统元宝一对,1993年5月购入,价95+95=190元 3.云南光绪、宣统元宝一对,1994年4月购入,价200+100=300元 4.云南光绪(新版) 1994年5月购入,价100元 4.四川光绪、宣统元宝一对,1994年9月购入,价130+270=300元 5.四川光绪元宝7.3错币,1994年9月购入,价550元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 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用英文标明了省份及计量,标示西方文化的介入。
“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地方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 户部;2 北洋;3吉林;4 奉天;5 清江;6浙江;7江南;8广东;9山东;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安徽;17广西;18新疆;19黑龙江。
清德宗光绪帝身后,宣统继位,各地袭用“光绪元宝”范式铸行“宣统元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