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0-2-24 0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golf 于 2020-2-24 02:30 编辑  
 
 
最早貴州官炉銀鉼是用手打造,字文陰画,後有印模半手工打造,真品是幾乎枚枚不同.這一点跟台灣道光老公銀鉼之背景有點相似. 
 
舉例之有齒與無歯的五錢黔宝等二枚有令人覺得怪怪,如下列几点. 
1.重量超重...假品之重量多超重.举例5枚光邊與齒邊的重量數據分別是16.29g,.16.43g,.16.06g,.17.86g,.16.68g..等.如果二枚五錢為一兩算均超過32克以上..甚至高到一兩為35.72g.. 
讓我举例三枚存世真品之重量.如下..a.上海博物館施嘉幹藏品[P59}是12.6g.  b.董文超,中國歷代金銀貨幣北京中國金融出版 P352.五錢重量是14.1g..c.台北鴻禧美術館,張秀青藏品P208.,,重量為13g.....任何官造銀幣的重量要超重可能性很小,官造銀幣是不可能作赔品生意. 
 
2.第一枚齒邊,有二字戳印,也是很怪異,看來是一筆一筆打画上去..,在沿海廣東,浙江等省市銀鋪有戳印之例行作業,內陸贵卅省有這戳印之背景與必要習俗性嗎?. 
 
3.其它如品相Unc,之可能?..再加上肉面凹凸,工芸錢文.....等等未覺有一氣呵成之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