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承安宝货方孔铜钱存的争论,早已见诸报端网络。由于本人私藏一枚,因此对它的动态比较关注。该钱铸于金章宗完颜璟承安二至五年(1197—1200年),为一至十两五个等级。其中三等为一两半、二两半、五两。法定一两兑铜钱二贯(二千)。 据【金史】记载:“时交钞所出数多,民间成贯例者难于流转”。金代末期由于经济困难,政府大量发行纸币造成货币贬值,乃至民间抵制一贯面值以上交钞的流通,最终使购买边防军需物资和发放官兵工资受到影响。承安二年十二月政府下令改铸“承安宝货”一至十两共分五等,与交钞搭配使用。(【金史】《志 第二十九、食货三》) 。可以说,在交钞泛滥贬值、铜钱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此钱是作为大额钱币在行用。 承安宝货钱的特点是旦线板状,两端椭圆,中部束腰,近似银锭,底有蜂窝状孔洞,属于铸异形银币。并且据资料记载: 1981年以来,黑龙江阿城等地先后出土五枚壹两半承安宝货。 看来,没有出土的方孔承安宝货样本,加上有人直接指出:显世的铜钱,均属于伪作。故此,我一直没有把自己藏的这枚方孔钱币亮相。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承安宝货确有方孔铜钱真品传世》(泉痴山人)博客文章,才有了亮相的念头。文章中提到:“几十年来泉界曾对承安宝货方孔钱的存在争论不休,经过了一个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过程。” 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是:“金代承安宝货方孔钱在丁福保、戴葆庭的著作《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钱谱上有载入,并收录了方孔钱(折三)拓图。日本1899年出版的钱谱中也收录了此钱。但是,中国最权威的货币史专家彭信威和钱币大师戴葆庭硬是不承认事实,一味否定承安宝货方孔铜钱的存在。有人认为方孔宝货铜钱是后人臆造的,从而此论甚嚣,成为主流” 有权威专家对此币的存在如此否定,藏家的心里怎能不七上八下呢? 可是,“在2009年末,故宫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了李伟先生的辽金钱币专著《辽金钱币》,书中再次论证了承安方孔钱的存在。” “2010年,钱币专家戴志强在《中国钱币》上撰文,对此书做了评论,文中对方孔承安宝货做了相近的论述:读李卫的《辽金钱币》,对金钱的认识有两点启迪,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对“承安宝货”的认识,有过反复的过程,年青时自然是接受前辈的成果,对“承安宝货”方孔圆钱的铸造和存在,不存怀疑;1985年,黑龙江阿城地区出土承安宝货银锭,我曾经对承安宝货方孔圆钱的存在产生了怀疑,在给研究生讲课的时候,我也曾表白过这种怀疑的看法;现在读李卫的书和书中所录的承安宝货方孔圆钱拓本,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于是又重读了丁福保先生的《古钱大词典》和《历代古钱图说》等钱谱所录钱拓,其中承安宝货方孔圆钱的制作,的确具有金朝铸钱的时代气息,所以不应该把金章宗承安年间(1196-1200年)铸承安宝货方孔圆钱,和承安二年(1197)发行承安宝货银锭对立起来,方孔圆钱和白银货币,本来就是两个系列,它们之间应该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并不存在矛盾和冲突。而且,据说承安宝货方孔圆钱,不仅铸有铜钱,也还铸有银钱。” “作为当代泉坛巨擘、国家钱币鉴定组长、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的戴志强,从此是给近百年的争论做了正式的结论。由此可见,收藏一枚古钱特别是珍罕古钱不易,若想得到权威钱币史专家的认同则更难。认知,认同,是多么漫长和艰难的过程啊。” 可以说,泉痴山人的这篇博客文章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听说中国文物网征集金代珍稀钱币,心里禁不住蠢蠢欲动。不管我收藏的这枚钱币是真是假,至少让它有了面世的机会。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的。请专家和藏友们眼检和指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