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沉寂已久的银锭收藏升温异常明显,对银锭的收藏或投资而言,影响是正面的。当下信息交流渠道的多元化,不仅推动了银锭收藏交流范围的扩大,也对传统的网站交流造成冲击,同时容易使新人产生困扰。
从学习讨论银锭知识的角度,个人认为传统的网站交流依然是无法替代的交流方式。应兄弟约,根据个人收藏经历谈下对银锭收藏粗浅看法。不涉及任何商业动机和目的,仅供批判性的参考。
银锭是中国独有的货币形态之一,自唐代以贡、赋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宋代完成了货币化的转变,到明代改变了税赋的解纳方式,最终在清代成为本位货币直至民国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进步,银锭也在随之发展变化。
目前基本上都是从货币的角度去定位银锭诠释银锭。事实上,货币属性只占银锭极少的一部分。银锭最大的属性是文物属性,不仅是贵金属货币,更是贵金属文物。其文物价值来源于铭文所携带的文化信息,价值不逊于任何其他门类的文物,还有其他文物所没有的货币属性。个人对银锭价值的判断是以佐史、证史、补史为标准。
从文物收藏的角度,银锭的价值体现在铭文上。银锭的铭文包含着大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信息,并与之密切相关。探究铭文背后的历史,是银锭收藏的目标和乐趣所在。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银锭的价值体现在平码成色上。平码,是银锭的重量标准。成色,是银锭的含银量标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都采用不同的平色标准。不同的平色标准和标准之间的结算,一方面是不同行业的垄断壁垒,另一方面是不同行业的利润空间所在。
从现代美学的角度,银锭没有美学意义上的美。各种造型的银锭,完全是历代器型传承、演化和分化的结果。甚至是相关历史时期的技术壁垒和垄断保护的方式。当下所谓的银锭之美,是商业运作的需要或藏家个人情感好恶的延伸。
银锭收藏不仅是一个小众的收藏更是一个高门槛的收藏。收藏银锭,首先要阅读学习相关书籍,对银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收藏的对象和方向。没有永远的收藏,投资收藏或收藏投资是一个行为的两个侧重点。随着投资的深入可能转换为收藏,收藏的时间也会转换为价格空间。投资首选品相,收藏首选品种。
适合收藏的银锭主要有宋代,明代和清代。圈内习惯把清代之前的银锭称之为高古银锭,其价格明显低于清代银锭。宋代银锭,几乎都是南宋银锭,是银锭收藏不可或缺的品种。优点是文物价值高,价格低,普通品种多。缺点是好品种几乎都集中于藏家之手,不易流出市场。明代银锭的文物价值高,品种非常丰富。存世大多是万历以后的以崇祯为多,也是必不可少的银锭收藏门类。
早年明代银锭的数量很少价格也不高,自某省沉银出水后大量流向市场,对价格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收藏这类银锭要谨慎,有潜在的法律风险。目前最适合收藏投资的是清代银锭。清代是银锭发展的巅峰,存世量大,品种丰富,史料相对齐全。容易建立完整的收藏体系和架构,最适合初学者研藏投资。最易成体系收藏的是清代四川、云南、陕西省的银锭。
收藏清代银锭,首先要了解各省银锭的形制、种类和财政税收方面的史料。经过历代到乾隆早期的发展演化,道光朝以后的银锭形制基本固定下来,没有大的变化。学界也因此有“地形银”的概念,就是从锭形基本可以判断银锭的归属地。清代的地丁、盐课、关税、厘金等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基础,几乎所有的税课银锭都以此为本或在此基础上产生。每个税课银锭铭文的不同变化,都反应出相关政策的变化。此外,还需要了解银锭平色方面的知识。平是指重量标准,主要有库平、关平以及各地通行的商平等等,色是指含银量标准,官方是以纹银为成色标准。以上这些都是银锭收藏的基本功,都可以通过相关书籍的学习阅读来完成。
收藏清代银锭还会面临一个官锭商锭选择的问题,圈内习惯把银锭铭文内容为地名或税名称为官锭,铭文为商号或银炉名的称为商锭。事实上,当时银锭并没有现在收藏意义上的官商之别。清代只要经过官府批准,银锭是放任民间铸造的,标准非常严格,对造假的处罚也非常严厉。商号银锭主要是用于大宗交易和缴纳税课,官锭是税课的最终状态,同时又通过交易支付等渠道流入民间。
收藏清代银锭应该首选官锭,官锭的文物价值高,铭文的信息量大。地名银锭通常是地方政府从征收的税课中依例扣存的办公经费,也称存留银。府州厅县等行政区划的变动和更迭,都会在地名银锭上留下痕迹,可以推定,曾经存在过的行政实体都铸造过银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名银锭属于商锭或仿铸。地名银锭存世量大,收藏难度不高,更容易引起藏家的情感共鸣。各种税课银锭是银锭收藏的珍品,品种丰富,脉络清晰,和相关史料互为表里,甚至能补史料的不足。由于税课银锭中待解的谜团不少,因此研究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也是最高的。
清代商锭的存世量是最大的,文物价值低,信息量小。由于时代造成的轻商传统,使得相关史料匮乏,不易深入研究。商锭多属于盐茶烟商或票号钱庄等委托银炉铸造或银炉银局自铸。四川的双商号银锭基本属于盐税银锭。商锭的收藏价值不高,适合作为官锭收藏的补充。收藏商锭,宜选择背景可考或业界影响大的商号银锭,如日升昌等。汇流成河成海式的商锭收藏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了。
收藏清代银锭还会面临验槽和公估戳印批色的问题。验槽是银锭流通中特有的货币文化,当时并不影响银锭的货币价值,在当今收藏中成为影响银锭价值的指标。从收藏的角度,个人认为,只要不对银锭或银锭铭文造成残损和不影响对银锭性质的判定,验槽可以接受。验槽是对银锭的信任投票,也具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北方用夹剪,南方多斧凿。验槽也多集中出现在特定时期的银锭上。
银锭表面的公估戳印和批色,对银锭而言,是增加了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公估制度是银两制度发展中产生的,负责对本地流通银锭成色的保证,未经公估批色的银锭无法在市场流通。不同省份的公估制度有不同的差异,公估批色一般都在锭面,多用墨批朱批,也有用戳印的。还有一些戳印是钱庄的过手戳,位置不固定。
投资是需要理性和专业的行为,没有只赚不赔的投资。当下包括银锭在内的钱币圈的现状是“金不如银,银不如铜,铜不如纸”,如果纯粹的投资银锭,或许不是最佳的选择。大家常常把当下的银锭价格和高峰时期比较,以此来证明银锭存在的巨大升值空间。却不经意忽略了当年从巅峰跌落的投资者到现在有没有解套。投资银锭,或许要做十年甚至更久的长远规划,也不乏由投资变收藏的例子。真正的收藏,价格和所谓的行情,从来都没有关系。没有永远的投资,也没有永远的藏家。
收藏银锭,不要追求或命名所谓的珍罕、大珍、出谱等等,一指再强不如五指成拳。银锭存世多寡有其时代背景和自身的客观条件限制,还有概率的因素。即使所谓的孤品,也离不开时代的政经背景。银锭收藏过程中,遇到怪异少见的铭文,不要望文生义,要参考当时的语境含义和表述方式来进行解读。
收藏银锭,任何时间都不晚,关键是选择方向、方式、方法。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收藏架构,进行有体系的收藏,使资金的利用合理化最大化。可以选择唐宋元明清的广博式收藏,也可以专题式收藏。
收藏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或许要穷一生之力。因此,要多读书多读谱录以广见闻。发乎于心的喜爱才能走的更长久。条条大路通罗马,银锭收藏也是如此,量力而行,“法无常法,式无定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附录 :银锭收藏的工具书和图录较多,附录部分适合初学者的。
《中国银锭》,《中国历史银锭》,《金银流霞》,《中国近代银两史》,《金银货币的鉴定》,《中国银锭货币史》,《树荫堂收藏千种元宝图录》,《元宝图录》,《元宝收藏与鉴赏》,《南宋金银铤收藏与鉴赏》,《中国银锭图录》,《元是无价宝》,《丽庄藏中国银锭》《银的历程》,《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川康银锭》,《滇银图鉴》,《陕槽志》,《陕西银锭》,《宋代银铤考》,《明代税赋银锭考》,《方鏪考》,《旧上海。夷场新》,《晚清传奇货币-云南牌坊锭考》,《牌坊锭新考》《宝银流芳》,《金紫银青》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