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这枚章的长相,两年前购于英国币商。“铜质镶嵌珐琅,底色为大清宫廷黄,三爪双龙戏珠图,红色点缀”----有见如是描述!
再来看看当年诚轩对此章的解读,见下图:
这样的解读是差强人意:“此枚证章即华洋义赈会所铸,存世少见。”
首先对中国红十字会与华洋义赈会背景做个简介:
清末-民初-中国红十字会 编辑
1894年7月甲午海战后,国际红十字运动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 1904年2月,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这是中国最早的和红十字有关联的组织。 1904年3月10日,清朝商约大臣吕海寰、工部左侍郎盛宣怀等人在上海邀请中立的英、美、法、德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 1907年,更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政府灭亡。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1912年1月,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1919年7月,加入红十字会协会。 清朝 1907年, 吕海寰上疏清廷,希望建立中国红十字会。1910年2月,上谕:“吕海寰等奏,酌拟中国红十字会试办章程请立案一折,著派盛宣怀担任红十字会会长,余依议。”在 盛宣怀上任之前,致书吕海寰,希望将中国红十字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并纳入民政部管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因此改名大清红十字会,并由民间组织转型为官办组织。 中华民国时期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 中文简称也会与另一个中文“华洋义赈会” 混淆〔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 Relief Commission,简称CIFRC〕Founded 1921 成立于民国 1920-1921年,华北发生大饥荒,各省纷纷成立慈善机构,西方传教士及志愿人士、国际红十字会亦展开教济,调配钱粮,组织农村合作社,设立实验农场、互助社、植树造林、兴建水利,修筑道路。为了协调救济工作,吸收各地的慈善机构,1921年11月,华洋义赈会在上海成立。 中国华洋义赈会 〔Central ChinaFamine Relief Committee〕清后期 1910—1911年江、皖两省大水而成立的华洋义赈会,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很大的赈灾作用,而且标志着非政府国际合作赈灾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展。
翻译一段英文解读,大致翻译”
在1910至1911年的江皖大水灾期间,另一个国际委员会被称为([size=16.6667px]华洋义赈会Hua-Yang yizhenhui)
在上海成立了,特指Central China Famine Relief,组织救济并且
一方面填补了清政府和新临时政府留下的空白。。。
历史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