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品一藏泉 于 2018-11-6 17:13 编辑
原创:明敏 品一藏泉
南北宋
(南北宋)
前几天,去了趟古城西安。 600年的城门楼子,1300年的大唐盛世,2000年的兵马俑, 还有几个痴迷古钱的老友。 掰着泡馍, 就着冰峰, 泉友与我大谈为什么喜欢钱币, 是因为西安城厚重的历史? 那何不去玩秦砖,汉瓦,唐镜... 是因为陕西独有的资源? 那蓝田美玉岂不近水楼台... 之所以选择钱币,是因为历史之外,那独一无二的细微之美。
半两
(半两)
文字之美我们手中的碑林
据说但凡书法的爱好者, 都必去西安的碑林。 那里有历代名家,留下的时代印记。 可是,碑林只有一个,书法也至早在汉唐。 而在我们的身边,钱币却带来了三千年的文字变迁。
历代
(历代)
从西周到晚清, 从金文到楷书, 历朝历代的文字演变,书法变迁, 随着钱币流传至今。 半两上标准的秦小篆, 开元钱上规整的欧楷, 徽宗钱里遒劲的瘦金, 南宋钱后统一的宋体。 从强秦到晚清, 从李斯到戴熙, 历朝历代的名家墨迹,时代光景, 随着钱币流转至今。 半两上的李斯, 新莽里的曹喜, 开元中的欧阳询, 赵太宗的淳化至道, 宋徽宗的崇宁大观, 在泉坛也是耳熟能详,引以为傲。
历代
(历代)
曾经的王谢堂前燕, 如今的寻常百姓家。 每一个钱币爱好者, 手中都有一座碑林, 那是小小的方圆天地, 那是恢弘的书法殿堂。
宋.大观通宝
(宋·大观通宝)
形态之美方圆之外的舞台
中国的古人,信奉天圆地方, 这既是天象法则, 也是千百年来的处世之道。 秦人将这信仰铸成了半两, 统一了货币,乃至延续至今。
秦半两
(秦·半两)
方孔圆钱,成了古钱的象征, 每一个钱币爱好者,都始于方孔圆钱的收藏。 可当你真正理解货币, 将目光放眼秦朝以前, 你会发现, 钱币,是千姿百态的。 很多人的第一把刀币都始于装逼, 很多人的第一把布币都只为凑形, 可是当你买下第一把后, 便发现,一切都不可收拾。 当你拥有了明刀,你会渴望直刀,尖首刀,针首刀,乃至齐大刀。 当你拥有了方足布,还会追求锐足布,桥梁布,空首布。 而先秦的货币, 何止于刀布,各种贝币蚁鼻,桥梁币,鱼币,圜钱... 而异形的钱币, 何止于先秦,还有裤衩形,钥匙型...
先秦.刀币
(先秦·刀币) 去过一个朋友的钱币店里, 一面展墙,形态各异的钱币, 尖首刀,共字圜钱,契刀五百,货布,蚁鼻,玉贝, 当形形色色的钱币放在一起, 打破了我对古钱币方孔圆钱的既定, 也这才发现, 方圆之外,钱币的精彩。 (先秦异形等) 颜色之美古钱币的新生命
很多人收藏钱币, 既无关历史,也无关版别, 而是痴迷于钱币的锈色, 翠绿,爆蓝,朱砂,奶油, 五彩斑斓,而又令人称叹。 (宋·崇宁通宝) 身边一个玩银的朋友, 总是很不解, 古钱币古老而廉价,且门槛又高, 收藏意义何在? 他的银元倒是动辄千万, 他的外币倒是奇形怪状, 只是银币的颜色,千篇一律, 银币的神采,无外乎那几种头像。 而放眼钱币, 不同地域的不同坑口, 不同地质的不同状态, 产生了奇妙的色彩。 有的坑口金光灿灿,有的坑口洁白无瑕,有的坑口五彩斑斓, 甚至有一些“妖坑”,颜色让你瞠目结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钱币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颜色之美, 让古老的钱币重焕生机, 也让收藏钱币, 有了新的趣意。
(中外古币) 据说,玩古钱币的都是“色鬼”, 凑颜色也成为了藏泉新的趣味。 试问, 有哪一种收藏可以如此玩法, 又有哪一种古玩可以如此疯狂, 想来, 唯古钱币而已。 (金·大定通宝) 当你真正走进钱币的大门, 才会发现, 这一枚枚小小的钱币, 可以玩书法,可以玩颜色,可以玩形态, 自然还有古人留下的版别笔画之微差,古人留下的凿磨雕工之精美, 细致入微的古钱, 让你欲罢不能, 又怎能不爱。 关注品一藏泉公众号,关注更多钱币讯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