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在收藏方面可谓兴趣广泛, 他老人家较为引以为豪的有“熨斗”,“烟具” 以及 “铜钱”。 今天先帮他晒晒他的“熨斗”系列。 呵呵。。
何希吾和200多個熨鬥 2013年06月28日09:30 來源:科學時報 作者:於思奇 在“何希吾博物館” 一個租來的十余平米地下室裏,豎立著6個高高的書架。書架上陳列著的200多個熨鬥,大多都是奇形怪狀的古代熨鬥。這是何希吾20多年收藏生涯中最引以為豪的藏品。 “之所以選擇收藏熨鬥,完全出於兒時留下的一個印象。”何希吾告訴記者。 上世紀40年代,七八歲的何希吾曾見過一個親戚使用燒炭鐵熨鬥熨燙衣服。這種稀罕物在那時就給何希吾留下了深刻印象。上世紀90年代迷上收藏之後,何希吾便開始尋找當年見過的燒炭鐵熨鬥並一探究竟。在搜尋燒炭鐵熨鬥的過程中,何希吾竟也發現其中的樂趣,慢慢地迷上了收藏熨鬥。還曾去美国、日本淘了蒸汽熨鬥、瓷熨鬥和最早的電熨鬥。 熨鬥成了何希吾全部收藏中開銷最大的一個。最多的時候,他一下子買了5個各式各樣的熨鬥。“呶,就是這5個,是我以前出差到昆明時買的。別看它們都是熨鬥,這中間的差異卻也很大。” 的確,在熨鬥誕生的2000多年裏,光是外形就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最古老的熨鬥是三角形或者長方形的烙鐵;後來有了像小號平底鍋似的熨鬥;再後來,長柄的"鍋把"變成了熨鬥提梁;然後再發展,熨鬥開始成了一個盒子,開始通過盒子內部熱源的熱量傳遞熨燙衣服……” 隨著收藏熨鬥數量的增多,何希吾對熨鬥也從簡單地了解外形,變為更全面的思考,開始發現其間的一些關聯。“為什麽這個時期的熨鬥要設計成這種形狀,這應該與服裝的演變相聯系;為什麽這個時期的熨鬥都是這種材質,這應該與鑄造業的發展有關系;為什麽這個時期的熨鬥使用這種熱源,這應該與當時科技的發展分不開。”就是這些刨根問底的問題和全面的思考,讓何希吾逐漸從外行變成熨鬥行家。而在收集熨鬥的過程中,何希吾還發現紋刻在熨鬥上的紋飾也隨著朝代的更叠,發生著變化。“光是這明清熨鬥上的紋飾,我覺得都夠寫一本書來專門介紹。”小熨鬥在何希吾那成了一片新大陆。 現在,何希吾正在系統整理有關熨鬥的考古發現。《考古》、《文物》、《考古參考資料》這三種雜誌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的裝訂本,都被何希吾泡在圖書館裏翻了個遍。從中,他整理出了26個考古出土的熨鬥信息。“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鐵裏木克,於1981~1982年,發現戰國時期銅熨鬥,其基本特征、形制……”這是何希吾整理的出土熨鬥名錄的第一條。通過整理編寫土熨鬥名錄,何希吾又有了進一步的發現:“原來,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熨鬥,一些書中所寫漢代才有熨鬥肯定是錯誤的;1973年在北京已經出土了遼代陶熨鬥,也推翻了有的書所寫"不存在陶做熨鬥"的定論。” 雖然在國內,何希吾並未見過唐宋兩代出土熨鬥的記載和實物,但是在美國芝加哥的博物館,他看到並拍攝到了兩個出土自中國四川的唐代熨鬥。 “藏品是歷史最好的說明。”何希吾一直堅信。也因此,他像著了魔似地不斷收集新熨鬥。“每逢周六或者周日我都會起個大早去潘家園轉轉。”他生怕錯過與熨鬥相遇的機會。研究熨鬥久了,何希吾也有了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那種一個圓,一個尖,兩個同時出土的熨鬥,是配合起來用的。圓的熨鬥適用於大面積的熨燙,尖的則可以通過縮小接觸面積處理衣服上的邊邊角角。“我準備專門寫一個關於熨鬥的小冊子。將熨鬥的起源、熨鬥的功能、熨鬥的類型、熨鬥的形狀、熨鬥的熱源、熨鬥的紋飾及其引申出的服飾演變都寫進去。因為目前還沒人系統地專門地寫過這方面的東西。” 從事了一輩子水資源研究的何希吾,又開始了新的研究。收集資料、找代表性照片、向考古專家學習,如今的何希吾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我要爭取早點搞出這本熨鬥方面的小冊子,也算是對社會的一點貢獻。”
《中國科學報》(2013-06-28 第16版 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