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golf 于 2024-9-30 07:45 编辑
[圖二]. 遼. 長壽永安. 錢徑為6.6厘米,重46.5克. 內穿孔徑長0.9厘米.
長壽永安壓勝錢
[圖二],遼代壓勝錢,其正面銘文為「長壽永安」,背面無文。 黃銅質, 錢徑為6.6厘米,內穿孔徑長0.9厘米,重46.5克。 壓勝錢是一種具有僻邪祈福作用的錢幣, 遼代是多民族融合的王朝,薩滿教與佛教並存。 這枚壓勝錢上的「長壽永安」既有薩滿教強調與自然和祖靈的溝通,對長生不老的祈求,又有佛教則追求涅槃解脫,嚮往安樂世界。 這表明遼代社會中多種宗教信仰的共存與融合。
典型的遼代壓勝錢, 常有笵式形制的大小跟 內穿孔的大小不成比例之風格, 也就是說此枚錢形大但穿孔小[ 1/7]。 遼花錢的穿孔大小為的是適應於固定掛物懸牌實用之需要, 用為特定用途而作, 常見於特殊高端精品。 此枚黑漆古色盎然,內穿孔有歲月穿掛而磨損了它原有稜角之痕斑,這些痕跡可以提供關於錢幣使用歷史的信息, 還賦予了它古樸滄桑的美感。
1. 遼代雕刻工藝
遼朝的雕刻工藝受到其獨特的遊牧文化和嚴酷的自然環境的影響,體現出一種生存的韌性和活力。 遼人的藝術品,不論大小,常常注重厚重華麗,並追求實用性和裝飾性並存的特點。 這些特點在遼朝壓勝錢的雕刻工藝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
A.長壽永安花錢的雕刻工藝 這枚“長壽永安”花錢是整身用刀雕刻而成的。 正面的銘文“長壽永安”是以“剪刀角切”書法雕刻。 這種雕刻手法使得正面錢文的高嶺,使肉面上仍能見到凹凸不平刻痕之原味,但背面因佩戴而變得油潤平滑。 銘文的字體剛健,端莊秀潔,刀刻切工鋒利,字形的起筆和收筆多呈尖銳的三角形,猶如剪刀切般之銳利,正如同契丹文筆畫末端呈現的尖端角カ般, 讓人覚得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B.遼人的審美觀 遼人的審美觀念獨特,喜歡誇張、對稱的圖案風格,以及富於動感的線條。 這種審美特點表現在“長壽永安”銘文的雕刻上。 如“安”字第一橫尾向“左”之剪刀角切筆與第二橫筆向“右”剪刀筆互為對稱相配,以及“壽”字的大橫筆的上起點及下落點等均以尖角刀切落筆而互相對稱,令人過目不忘。
C.契丹文字的影響 契丹文字的書法風格也影響了遼朝的雕刻工藝,如[圖一]是乾統四年(1104年)樞密院史劉郎中娘子傅氏墓誌,背面是契丹文。 這種契丹文的書法風格強調筆劃的尖角力度和結構的穩重莊嚴,每個字的筆劃下筆尾劃如剪角刀般剛勁有力,結構嚴謹。 尤以其尖銳的下筆鋒如尖刀切的筆畫著稱。 這種文字風格在漢文的反應上尤為突出,如在「長壽永安」壓勝錢上的銘文雕刻中,字體的筆畫銳利有力,給人過目不忘的強烈印象。
D. 刻工與書法的結合 硬銅幣和碑石上的文字和風格能通過刻工來調整書法之特點。 每筆刻雕末端有如“剪刀角切”,極其尖銳俐落,給人有不寒而慄的感覺。 這種雕刻工藝不僅是對工匠技藝的考驗,也是對書法藝術的高度呈現。 這種筆法展現了遼人書法剛勁、果斷的民族特性,反映了遼人獨特的文化和藝術成就。
2.鑄造年代
這枚「長壽永安」壓勝錢的鑄造年代可以推測為遼代道宗時期(1084-1100年)。 因為遼道宗耶律洪基在位期間曾使用過「大安元寶」和「壽昌元寶」兩種年號錢幣。 「大安」之「安」字使用了10年,「壽昌」之「壽」字使用了6年。 又在遼道宗時期(1084-1100年)之間,遼與宋朝、西夏、金朝等周邊國家的關係緊張,經常發生戰爭消耗了大量國力,內部矛盾加劇。 遼道宗本人以好佛聞名,主持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 而這枚「長壽永安」壓勝錢有可能是為了祈求國泰民安、長壽富貴及鼓舞士氣、宣揚國威等用意而鑄造的。 再加上如[圖二]是乾統四年(1104年)樞密院史劉郎中娘子傅氏墓誌, 其背面的每字契丹文的刀刻的筆勢字態很相似, 讓我推理是道宗年代雕作品之可能性。
根據《遼史》卷113《禮志五·祭祀》中記載,祭祀活動中會使用香、燭、花、果、牲、酒、帛、錢等物,其中“錢”可能包括壓勝錢。 《遼史》卷七十六《儀衛志》也記載了壓勝錢的使用:以黃銅鑄造,正面鑄有「長壽永安」四字,背面無文,用於壓邪,佩戴以保平安。 這些壓勝錢一般由貴族和官員佩戴,具有身份象徵意義。 遼代皇帝在登基、結婚、出征、祭祀等重大場合會配合鑄造壓勝錢,在佩戴壓勝錢之前,要先由道士進行開光儀式,然後再佩戴在身上。
綜上所述,壓勝錢的歷史背景可以通過遼朝的政治文化、契丹族與漢文化的融合、宗教信仰、鑄造技術以及其在祭祀中的作用等方面來理解。 壓勝錢不僅是歷史上的一種另類貨幣,更是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