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wang2450 于 2019-1-31 08:50 编辑
在开篇中把“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列在“柔光”后面的,但是在前几个帖子中已经多多少少地讲到了这两种光源,就不特别讨论了。本帖直接探讨反光在拍币过程中的运用。
反光在拍币过程中有两种运用方式。一种是作为主光源。《美国摄影用光教程》一书中讨论金属物体拍摄时,给出了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通过移轴,另一种就是利用反光。否则金属表面的光亮特征难得完全表现出来。表面越光滑,拍出来的照片越黑,如精制币的典型黑底板:
《美国摄影用光教程》给出的反光拍摄示意图是这样的:
光源不直接朝着被拍的物体,而是与镜头的方向相对。光打在一张白纸上,然后反射回来照亮物体。白纸的当中有一个孔,相机的镜头就通过这个孔来拍摄。除了白纸以外,还有用铝箔、白泡沫塑料板等来反光的。以下各种设置方法取自美国钱币摄影论坛。
白纸反光:
效果:
下面是本人用白纸反光拍出的老西藏纪念币:
有人把白塑料砧板掏出一个洞,用来反光。为的是利用砧板有纹理的表面,达到光线散射的目的:
效果如下,立体感和层次都较差:
也有用铝箔来反光的:
效果:
下面是高倍放大时用反光拍摄的示意图。上一个柔光的帖子里说过,高倍放大时工作距离(镜头到币面的距离)极短,很难做柔光等处理,但是又不能用直射光,以免过曝。反射的光源均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拍摄效果:
这种反射出来的光线其实是一种间接光源,也就是说光线不直接打在币面上,而是经过反射之后落到币面上。由此可以推断出这种光线的特征:1. 光线均匀;2. 光源宽大;3. 光源的角度比较高。这三个特征决定了拍摄效果:细节清楚,色彩表现非常好,但往往层次不够,立体感不强,无法表现普制币的光带。为了增加层次和立体感,可以减弱其中的一盏灯的亮度,也可以将一部分反射面用黑纸遮掩,像下图中这样:
总的来说,反光比较适用于精制币,能把通常拍出来是黑色底板照亮,表现出金属的质感。用在有包浆的普制币上也很合适,能够很好地展示包浆的色彩。拍普制币时如果感觉光泽、层次和立体感不够,可以另外加一盏低角度的直射灯。
除了这样大面积的反光以外,还可以用其它能够反光的物体来局部反光到币面,达到照亮币面的效果。我曾经把纸杯底挖掉,用透明胶带粘在镜头旁边。拍照时用两盏灯,一盏直射币面,另一盏灯照亮纸杯,像这样:
这样的反光在精制币上的效果好于普制币,避免了底板一片黑的问题:
要格外注意的是这样打光可能有部分光线进入镜头,造成眩光或降低对比度。因此要仔细调整照亮纸杯的那盏灯的角度,让光线避开镜头。
如果要加强反光效果,可以用一个浴室里用的镀铬法兰来反光。
把法兰用透明胶带贴在镜头上,凹面朝着钱币。或者用手拿着,把镜头对着当中的孔。金属法兰反光的效果如下:
反射的光线比纸杯更加明亮,因此可以用在普制币上。局部反光的好处是可以在照亮底板的同时保留明暗对比、层次和立体感,因为此时还有一盏直射灯。
反光在很多情况下被用作辅助光源来补光。Lefkowitz 给出了如下示意图:
右边这张图因为加了一张卡纸来反光,恰当地显示出暗部的细节。
拍币过程中,当主光源在 10 点到 2 点位置时,6 点钟位置有时候光线不足,偏暗。这时加局部来反光会有效改善这个部位的亮度。下面第一张长城币照片的 6 点钟处发暗,第二张照片在 6 点钟(壹元处)处加了反光。拍摄者用手拿着一个纸杯作为反光装置,在角度调到恰到好处时按下快门。
如果图案浮雕很高,可能在背光的一面留下过深的阴影,掩盖细节。此时利用反光可以显示出暗处的细节。下面两张陈纳德大铜章的主要区别,是第二张的 4 点钟方向用了一个白纸盒来反光。
因为这个白纸盒,两张照片的效果有很大不同。
下面这张水泡眼金鱼铜章在 6 点钟方向用了一个白纸盒来反光,为的是稍稍照亮水泡眼朝着 6 点钟的部分,否则左边这只眼睛的暗处就要大于亮处,而且没有轮廓线,会混入底板。
用白纸盒反光是最方便的,不用手扶。但是如果需要不同角度或高角度的反光,可以借助这个反光卡纸夹:
淘宝上有售,也就几块钱而已: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64.73b7721e5ADQHi&id=42147967910&ns=1&abbucket=13#detail
最好买两三个备用。以下这张照片的主光源是非常窄的光纤头,其余很多地方靠的是纸夹上的两张卡纸反光:
美国猫王 Peter Anthony 曾给出他拍一枚熊猫银币的工作照:
其中用一张夹在“魔术手”(又称怪手)上的卡纸来反光。这样的怪手是专业摄影器材,价格不菲。普通币友和我一样用上面的塑料卡纸夹就基本可以了。
熟练使用反光,是摄影技巧成熟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