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eilala兄,我没有知识渊博,所说都是拾人牙慧,都是来自钱币收藏前辈们的结晶。你千万别想用正常的套路跟这些国宝帮的人沟通交流,它们都心知肚明知道自己的东西是什么货色,这些人无非就是想做个发财梦而已,只是不幸在走夜路时遇到我这个无聊鬼。在鬼面前装睡做梦是会被打醒的………是打的不省(醒)人事! . . TO:60#楼主兄,继续讨挑战我,我只会变成你的恶梦! 一直以来您的表现,已经证明用事实跟你说话没用!我弄这无关痛痒怎会是没意义……!这对我来说,能把你这国宝帮思想架在刑台上慢慢凌……阿鲁巴!光想过程就能让我愉快一整天。都说"得罪了方丈还想走"?现在有啥能比吊你胃口还更好玩的事。…….继续崩溃吧兄弟!…..要坚强……奥力给! . 您是因为伍德华先生昨晚没托梦告诉你就急了吗?你要不要再睡几晚试试?有能力就自个儿找资料去,想耍无赖,下场就是继续被我虐,反正时间久了你会习惯! . 应该还记得我怼过你脑子跟肠子的事吧!想打开潘多拉盒……..!你怎不先打开天灵盖让我看看里面装的是脑子还是肠子?都说第三遍……想从我这儿知道伍德华文章说了什么就回去看57#最后一段! . 最后一次啰,再透露一点点……精简挑重点讲好了! 1866年8月20日及11月23日,港方港督透过英北京公使,向清政府总理衙门请求要为中国制造钱币,但被回绝。时任港督认为中国人习惯银两制,于是在香港造币厂厂长;汤玛士・威廉・金德(Thomas William Kinder)的主导下,将1966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像VS香港壹圆"银元,背面铭文改为"纹银壹两",故……; . ◎1866年英港方最早第一次送样币被清政府拒绝的是「香港银圆加重改制的"纹银壹两"」。 . ◎1867年香港造币厂修改设计,请来英国皇家造币厂雕刻师史特(Mr Sherd)担纲刻模,作品试制完成后,第二次送北京清政府,这次就是「上海壹两」有茫、无茫版,与「上海贰钱」,然而当时清政府对机器造币不感兴趣,所以这三款「上海银两」币仍未被采纳。 . 之后迷中迷孙老师注意到A. M. Tracey Woodward的<THECOINS OF SHANGHAI>这篇研究文章,经参照解读后,解开了早年钱币学界对1967年香港造币厂制作的「上海」银元样币的诸多误解,终揭开这版「上海」银元面纱。至此钱币收藏学界就此定调,此香港造币厂所试制的「上海」银样就这两大一小三个版。而此前仓促行事的混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VS纹银壹两」则因某些原因,加上币面无"上海"字样,逐被归在「香港银样」币之列,排除在「上海银样」币之外。 . PS.从你前面一开始讲什么"上海壹两最初的币样原始版……",又什么"被拒绝后仍不甘心而再次制作样币……",还有那个什么"最初是由当时香港第四任辅政司孖沙设计图样……",什么"含银量却严重不足……",看了就吐血,不跳出来制裁你都觉得我对不起来到首席! . 对于港造「上海」银元版式;事实上在A. M. Tracey Woodward的研究报告中亦有指出,上海壹两系列银样币计有三种,即「上海壹两」有两式(有茫、无茫),「上海贰钱」只有一式。另外1967年香港造币厂第三季厂务报告书中也记载着,「壹两」模具有正2付、背1付,「上海贰钱」模具有2套。从这两则记载,对照已现世的实物,1967年香港造币厂所制作的「上海」银元样币,确实也只有「上海壹两」无茫、有茫,二种版式。「上海贰钱」一种版式。至于A. M. Tracey Woodward在《The China Journal》的THECOINS OF SHANGHAI」图谱排版中的L图……这颗是…………(((哎呀〜我的手……我的手突然抽筋了……难道是前面自己设下"不告诉你"结界的反噬?))) . ※以上这些虽说也都容易查找到,要不是得呼应亚高兄说的,帖子交流要有"事实、观点、态度",否则才不对牛弹琴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