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霸泉 于 2021-6-28 11:54 编辑
许多年以后,当我激动不已的捧起这枚九寿钱,我总会回想起八年前我在报国寺,第一次闯入老崔店里的那个下午。
我是个非常怀旧的人,时常都会怀念起早些年报国寺钱币圈的和谐氛围,进入报国寺大门往左边走基本都是些卖机制币的店,往右边走都是些卖古钱币、铜器杂件的店,笔者是06年开始逛报国寺的,那时候每缝周四还有集会,整个报国寺大院内摆满地摊,好不热闹,现在很多钱币界的大亨当年都是在报国寺摆地摊起家的。
那时候我疯狂的迷恋上机制币,几乎每周都会在周四、周六去两趟报国寺,雁过拔毛,每次去必消费,绝不可能空手而归,那时候我一个月也就挣三千多块钱,基本上除了正常的一点点伙食费,其它的钱全部都用来购买心爱的钱币了,好好的青春年华也就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在钱堆里度过了,每次买完钱币装在衣兜里,听着银元之间相互碰撞发出“叮叮铛铛”的声响,虽饥肠辘辘,但内心的满足感是其它任何事无可替代的。我虽挣得不多,好在那时候银元也不算贵,大头150块,北洋34年300块,宣三400块,一枚洪宪飞龙8000块左右,黎元洪也就2000来块,三鸟3000多一点。那时候我在报国寺人缘还算好,口碑也很扎实,基本上去任何一家钱币店都能先拿走三、五枚银币,过几天再付款,也感谢当年大家对我的信任。
每次到报国寺中午或晚上都有人请客吃饭,去报国寺就像回家一样,非常亲切,请我吃饭次数最多的两个人是小林和丁磊,这份情谊始终铭记于心,泉友们的感情也非常单纯和真切,没有夹杂社会上的功利、世俗。我很庆幸生长在机制币发展的黄金分割时代,见证机制币创造的奇迹,也感受到了最纯粹的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怀念当年报国寺那些一起玩钱的好友,赵耀、林坤城、王杰瑞、刘德龙、徐东、丁磊、苏雷、罗哥、小罗、半元、刘岩生、老吴、老魏、小朱、李大帅、帅五、赵斌等。虽然现在都还能联系上这些朋友,但我可能更加怀念的是那个时代。
报国寺的币商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好东西从来不往柜台里摆,能摆出来的都是些普通货色,硬货都在保险柜里,只有交易过的朋友,店家才会打开保险柜拿一些硬货出来给你看。机制币圈我的人缘很好,自然是多好的东西都见过,那时候小林有一盒子精心积攒的宝贝,藏了好久,也经不起我软磨硬泡,最后拿出来被我切走一枚MS65的共和,还有一枚MS61的湖北双龙。虽在机制币圈子里我游刃有余,但在古钱币圈子我却是白丁一个。
当年的机制币圈和古钱币圈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完全是两个群体,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不像现在,玩什么的都能成为朋友。我是2013年之后才逐渐喜欢上古钱币里的民俗钱的,记得有一次去逛古钱币店,进了一家店,老板和几个朋友正在斗地主,我看见玻璃立柜的墙板上钉着很多精美的民俗钱,其中还有一套八字隶书,我心潮澎湃,问老板这些花钱怎么卖?老板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冷冰冰的说:“不卖。”我就……擦,我心中那个憋屈啊,以我在机制币圈的江湖地位,什么时候受过此等奇耻大辱?虽然当时很想发作,但见他们人多势众,其中还有一个皮肤黝黑的大块头,只能忍气吞声。
两年之后,机缘巧合,通过朋友的引荐,我竟然认识了当初对我说“不卖”那个家伙,他叫崔桐月,后来才知道他在古钱币圈里子也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大咖级人物,也是火辣耿直的性格,与我脾气相投,喝过几次酒我们便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还有那个五大三粗的黑大汉,后来也都成为了好友。2015年有一次去崔兄店里喝茶,突然想起来两年前他柜子里那一套京炉八字隶书,问其下落,崔说去年已经全部转让给当地一位藏家,唉,缘分未到,叹息不已。随口又问崔兄还有没有其它什么好钱可以拿出来给我欣赏,崔思索片刻后,起身打开保险柜拿出来一盒钱币供我挑选。
终于见到了古钱币圈大咖的私藏硬货了,我双手颤抖着,一枚枚翻阅欣赏着这批珍品,崔兄最擅长的宋花集藏,藏品里多以辽金、宋花为主,这批宋花无论题材、品相、字口都是顶级上乘的,由于学识有限,当时我对宋花还没有特别来电的感觉,更加青睐于清花。翻阅一阵后,终于,一枚造型奇特的清花映入眼帘,是我从来未曾见过的品种,我迅速将它抓起,仔细欣赏,这是一枚用篆体书写的“延年益寿”花钱,背面还有九个寿字环绕,铜质金黄、字体精妙,铸工精湛,一看铸造工艺就知绝非凡品,遂问崔兄,这枚钱币能否割爱?崔兄首先是肯定了我的眼光,然后说,这枚钱得来不易,因市面非常罕见,偶有出现,却被人误认为是苏花,但他说,这枚九寿钱是一位老先生和一批宫钱、样钱一起卖给他的,包括那套八字隶书也是同一批所得,应该是当年工部钱局的后人流传下来的,从铜质和工艺上来看,此枚九寿钱肯定宫钱无疑,他不想将它以宫钱的价格转让我,这样对我不公平,但更不愿意将它以苏花的价格贱卖,他宽慰我说,过两年吧,等大家都认可它的身份和价值咱们再谈交易吧。 崔兄就是这样一位情商与学识并重的人,拒绝人的话说出来让人听着不仅舒服,还无可辩驳。 他说那套八字隶书他都忍痛卖了,唯独留下了这枚九寿舍不得卖,想自己收藏,任我软磨硬泡许久,崔兄依然未能割爱。带着遗憾,晚上崔兄请我在附近一家酒楼吃了一顿大餐,知道我爱品红酒,还特意带了一箱口感极佳的红酒供我品尝,席间极尽安慰,频频举杯,见我对他带来的红酒赞不绝口,崔兄立即打电话订了三箱发到我的住处。虽未能交易,但崔兄为人处世的风格令人敬佩。
从这之后我就惦记上了这个九寿钱,某次在上海一家拍卖会的杂志上翻到了这枚钱,兴奋不已,可惜要上班,不能亲自前往上海参加拍卖,便委托周寿远周兄代我拍回此币。几天后老周从上海传来捷报,说低于我的委托价拍下这枚九寿钱,心急火燎的等待两天后,周兄将九寿钱捧到了我的眼前,不知为何,看着这枚钱感觉麻木,完全没有当初在崔兄那里看到那枚九寿钱那种兴奋和激动,说不出的别扭,这可能就是玩钱人的直觉吧,古玩行里有一个词叫“禄份”,也就是说宝物都是自带宝相和气场的,而这枚钱上却丝毫没有体现,为了慎重起见,我将此钱带到公博鉴定评级去做一个真伪鉴定,鉴定师仵林正好也是熟悉的朋友,他耐心的给我指出这枚仿品九寿钱那些地方与真品不同,要注意看那些特征和细节。搞懂了真伪以后,伤心的将钱币退回,内心长时间伴随着隐隐的忧伤。
后来又在几个拍卖会的图册上都见到了九寿钱,按照仵林兄教我的辩伪方式,这些钱都不过关,也参加了一些各地举办的钱币交流会,也看见几枚,但都气色欠佳,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众的品种市面上竟流通着如此多的仿品。
时光在枯寂和荒芜中流逝着,五年的时光不长也不短,足以忘却许多人和事,但对九寿钱的执着和迷恋就像在心中埋藏下的一粒种子,不仅没有被光阴涤荡消散,反而历久弥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生命最伟大的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每一个人都是能量场,念力就是我们发出的频率和信号,将念力发射到宇宙中,就会吸引相同频率或形状的事物,并驱动事物改变发展方向,逐渐被吸引到磁场的中央。
每天下班前都有翻阅各大钱币网站和拍卖会官网的习惯,多年的坚守,终于,在一个权威的古钱币网站上再次见到了一枚大开门的九寿钱,虽不及崔兄那枚精神,但币面裹盖着一层宝蓝色的青砂,为这枚尊贵的祝寿宫钱又平添了几分姿色,令人过目不忘,浮想联翩。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再一次证明了念力的力量,五年的期盼,虽代价沉重,但终成正果。
根据崔兄的叫法,我也把这个品种叫做“九寿钱”吧,朗朗上口,辨识度高。这枚钱确实稀少,怎么说呢,玩钱这些年,大开门的见到不足五品,其中两枚品相堪忧,甚至有可能是赣炉仿铸,目前收罗花钱品种最丰富的书籍龚士元版的《中国花钱图集》都未能将其收录其中,可见市场难觅踪迹,不夸张的讲,很多新入门的泉友对九寿钱相当陌生,见到的也是仿品居多。这几年泉届对此钱炉别的定义也逐渐的回到正轨,也应证了当年崔兄的判断,这就是标准的京炉宫钱。华夏评级在币盒上清楚的写出“京局花钱”,并且给出了E级赔付标准(5-10万),足以证明官方对此钱的权威认证。 清代各地钱局都有铸造民俗钱,这几年炒得最火的是:苏花、浙花、赣花、云贵花等,但公认档次最高的自然是京炉所铸的宫钱,有皇家官方的加持,自带光环与荣耀,抛开这些不说,京炉宫钱的铜质和工艺也是地方炉局望尘莫及的。再来看看这枚九寿钱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的,正面模仿汉代瓦当的设计风格,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顶峰,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此钱虽是清代所铸,但有富含汉代瓦当纹饰特色,形成跨越时代的独特风格,这便是文化的延续。四决纹的布局令人眼前一亮,将币面空间合理分布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一个字,“延年益寿”四个字旋读,并且还是旋写,这在其它花钱中是极其鲜见的。书法字体精妙绝伦,就是拿清代顶级名珍“大雅背万寿无疆”的字体来做对比也毫不逊色。背面九个“寿”字向心排列,布局美观典雅,就拿建筑物来说,我们常说雄伟壮观或巧夺天工,但要说美,还是要看琉璃苏瓦,金碧辉煌,精雕细刻,此钱的九寿就像孔雀开屏,绚丽多彩,繁复中体现出华丽之美。九寿围绕着中心的一个圆,应该是象征着人生圆满吧。
京炉宫钱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用钱,另一类是花钱,花钱中又分为:祝圣钱、赏赐钱、上梁钱和圣寿钱。
祝圣钱:主要用于新帝继位,改铸新年号,配以天下太平代表朝代更迭,又见证新帝的登基,该钱主要用于宫廷装典,宫灯、幔帐、包袱上都坠着这种钱;
赏赐钱:主要用于皇帝对大臣的赏赐,如京炉八字隶书一套:天与厥福、其德乃昌,春王正月、天子万年,幹国栋家、广祈多福,君明臣良、丰年大有,帝德如天、臣心似水,为善最乐、读书便佳,福随在迩、指日高升,荣绥日上、动静皆吉。这一套吉语钱应该属于赏赐钱的范畴;
上梁钱:《大钱图录》载有一品"光绪通宝"背八卦图案大钱,并谓:"每遇修葺,各宫殿上梁时安置宝合(盒),盒中皆贮此钱。常见的上梁钱正面年号通宝配八卦图,也有天下太平配八卦图的;
圣寿钱:民间百姓过寿,通常晚辈会赠送老寿星诸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字样的祝寿钱贺寿,宫里的皇帝过寿时,工部自然也会为其订制祝圣寿钱用于装典或馈赠,最早所见将“圣寿”二字铸在钱币上的是一枚南宋时期的“圣寿同天”光背银质宫钱,再有便是清代的“光绪通宝”配“圣寿无疆”都是较为典型的圣寿钱,慈禧太后的“大雅”背“万寿无疆”也是泉届公认为慈禧太后祝寿的钱,还有隶书“延年益寿”配篆书“正大光明”也是圣寿钱,此文谈及的这枚篆书“延年益寿”背九寿钱更加确定是宫廷圣寿钱范畴无疑; 此枚九寿钱直径55.4毫米,厚2.5毫米,重39.5克。篆书旋读延年益寿,“延”表示延长、延续,“益”表示有益、受益、增进、好处之意,延年益寿表示延续生命、健康长寿,古时多为颂祝人长寿的用词。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又见《史记.卷六八.商君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宫钱的钱文书体和选用图案都相当讲究,一般选用的都是中规中矩体现皇家尊贵与威严的楷、隶、篆三体;所以不会出现草书、行书类的书体。篆书体出现在宫钱中不太常见,一旦出现其级别档次比楷书体要高。篆书形成于周,统一于秦,其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在后世中一般用于篆刻、牌匾、题名等,体现了一种原始而神秘的美。
因为篆书的特殊,后朝一些皇帝用玺都是用篆书所写。从清代晚期开始出现了一类更为稀少并带有特殊含义的篆书宫钱,现在可见的多为单面篆书,像九寿这样的双面篆书宫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宫钱与民间花钱的最大区别在于铸造工艺,由于宫钱为皇家所用,铜质至少达到六炼以上,颜色金黄,抚之细润;式样必合规制,大小、文字必经严格审核;铸造不惜工本,与铸造粗率者有天壤之别,甚至比很多行用母钱还要精美漂亮,目前市面已多见赣炉仿铸的乾隆天下太平钱,此枚九寿亦有赣炉仿铸,两者区别便是看字口的细腻程度和铜质的精度。宫钱特殊的历史含义及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历来钱币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宠儿,这枚京局出品的圣寿钱未来必将在灿烂的民俗钱币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展露锋芒。
万思成(霸泉) 2021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