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苏钱币研究会 于 2016-3-16 13:56 编辑
近期,中国清代江苏钱币研究会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清代苏局钱币博物馆”馆藏珍品钱币赏析系列文章。
有实物图片,有文字解析。深入浅出,值得阅读。
没有办法前来实地参观博物馆的朋友只要关注公众微信号也能欣赏到珍稀的馆藏钱币。
中国清代江苏钱币研究会公众号:
清代苏局钱币博物馆:
清代苏局钱币博物馆馆藏珍品赏析之一---乾隆部颁式大宝苏试样 乾隆部颁式大宝苏试样:
有清一代,小平铜钱(即当一文的制钱)总体上是逐渐减重的趋势,原因一个是和国力有关,顺治,康熙,乾隆前期,国力昌盛,制钱做的普遍较大;另一个是和经济规律有关,清朝中后期,通货膨胀较严重,如做大制钱,钱币本身的材料成本很可能超过面值,做的愈多亏损愈多,所以在材料上自然就要减省不少。更不用说清政府把铸钱作为盘剥民脂民膏的重要措施之一了,到道光,咸丰时期,一些轻薄小钱已经是掷地即碎,放水面而不沉,俗称“水上漂”,还有一些大小仅如鹅眼,俗称“鹅眼钱”,成为清末货币的一大奇观。 清末指甲盖大小的减重小钱: 乾隆朝伊始,经过雍正帝13年的治理,国库较为充实,乾隆继位后,初期尚能励精图治,反映到货币上,早期流通用的乾隆制钱做的相对规范,分量较足,少部分钱币尚能达到雍正时期的水平。 现在银幕上很火的四爷:雍正帝 在乾隆早期铸行的钱币中,有一种文字特别大,制作十分精良的品种。熟悉清代货币的人一望即知,此种文字是标准的中央部颁风格,和雍正时期中央管辖的北京宝泉局大字版极为接近,称“部颁式”。 雍正通宝中央宝泉局铸币: 此种部颁式常见的有宝昌局,宝陕局,宝晋局,宝济局,可见这些局都依照中央颁发的样钱进行了大量铸造;而宝浙局的这种部颁钱币仅在《故宫清钱谱》见有拓片,实物一直未见,应该是试铸而未发行;宝苏局的这种部颁钱币迄今也仅发现寥寥数枚,且都制作精良,应该也是试铸而未正式发行,存世极罕。 仅见拓片,实物未见的乾隆大宝浙(故宫清钱谱拓片): 这种文字风格昙花一现,乾隆宝苏局中仅遒劲方字版式文字风格接近大宝苏一些。中晚期的乾隆宝苏局就开始铸造大量带有自己本省文字风格的乾隆制钱,文字方正工整,略有宋体味道。
此种乾隆部颁式大宝苏试样钱不仅仅是数量稀少,位列苏局钱币五十名珍,而且反映了朝代更替时期的时代特征,对研究清代货币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