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係在兩年前舊文的基礎上,增添許多新近發現的資料改寫而成,其中包括新著《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台黃金》所省略者。) 台銀在1949年5月20日開辦「黃金儲蓄辦法」之前,找上金瑞山金鋪委託代鑄金塊。 當時,台灣中央造幣廠(台廠)仍處於籌備復工階段,鑄造金條的時程一再延後,確定趕不上6月中黃金儲蓄開辦。後來,台廠遲至10月25日才推出第一批985金條。在此之前,只有央行自上海運台成色高低不一的各式廠條可用。(註) (註)戴學文,《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台黃金》。 金瑞山委託案,有部分檔案被保留下來。可得知,金瑞山在接到台銀發函邀約後,顯然思考了相當長時間仍猶豫未決,最後是在台銀的最後通牒下,才出面簽約與辦理相關手續。 黃金儲蓄6月21日第一次開兌,按規畫,6月1日起必須開始鎔鑄才來得及,由於遲遲未獲金瑞山答覆,台銀不得不於5月24日正式行文警告:再不回覆,即另覓其他商號辦理(詳附後台銀公函)。(註) (註)戴學文,《民國黃金檔案》。 金瑞山的覆文並未被保存下來,但,結果已明。從台銀信託部檔案可知,6月3日,金瑞山開始覆命鎔鑄金塊;因工作繁雜,另又找來同業舊東興、金瑞寶兩家銀樓分擔秤重驗色,台銀則另委託金銅局進行複驗。至此,分工大致就緒。 國民政府來台後,金瑞山與台銀數度合作,均非常積極,配合度極高,屢獲台銀高層推崇,業主賴長生也穩坐台北市銀樓公會理事長之位。面對創立以來的最大商機,金瑞山應不容錯過以至破壞與官方關係,但究竟又是因為甚麼事情產生遲疑? 從資料解謎,原因顯然是黃金儲蓄辦法所需金塊數量甚鉅,先後出現十兩、五兩、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六種,而台銀初期委託金瑞山的主要集中在一錢、二錢、五錢等三種。金瑞山深知規格愈小,鑄造難度愈大、愈費工時,利潤也愈微薄,而且,倘若未能在限期內完工,茲事體大。自忖產能條件與合約責任後,商機也可能是危機,金瑞山舉棋不定。 不過,事後看來,無論金瑞山的決定為何,當時正處於台廠無法支援鑄造的近五個月空窗期,台銀只剩委託金瑞山一途,也不會給選擇餘地。 7月21日,台銀向仍在趕建中的台廠投單,預約鑄造各類型金片,僅985五兩條一種就有6萬兩之多,雙方約定一個月後交貨。這筆交易,果真實現,應可分擔部份壓力,金瑞山或可早日退場。後來,期待落空,直至10月央行決定放棄紀值紀重金幣金塊計畫後,台銀才開始獲得有台廠的支援。(註) (註)詳參:戴學文,《民國黃金檔案》與《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台黃金》 金瑞山為了鑄造一、二錢微型金片,以模具鑄造,並選擇造幣廠所不採用的小噸數機器沖壓,克服了技術障礙。鑄造出來的金片,雖仍費時費工,但相對平整美觀。此外,金瑞山也陸續接受委託鑄造五錢、一兩、十兩等金片金條,以彌補台廠供應之缺口。 到了10月底,台廠開始為台銀鑄造金條後,按照台銀台廠的合同內容,委託項目是全面性的,先前金瑞山鑄造的所有金片類型亦包含在內,其中「與銀樓業所製同樣方塊式」的一、二錢金片還特別明文註記,各種金條的收費亦比照金瑞山標準,以台廠取代金瑞山的意圖相當明顯。 不過,對於台廠而言,開鑄微型金片,無疑是一種新嘗試(或者說,冒險)。過往,重慶廠曾奉命鑄造二錢、四錢兩種,卻因體積過小,不適於機器鑄造,只能另覓場地改以人工裁切,幾乎癱瘓了當時整個鑄金計畫,這場惡夢,台廠廠長韋憲昌也就是當時的渝廠副座,應仍記憶猶新,深知問題所在。因此,雖應台銀委託再度挑戰一、二錢微型金條(除此,張群、閻錫山等將領亦不斷施壓催促鑄造),台廠也只同意以現有機器試產。既名為「試產」,即不列入正式生產項目,因此,在紀錄上,台廠是沒鑄造過五錢以下金條的。(註) (註)戴學文,《中央造幣廠鑄金案與大陸運台黃金》 試產不久後,廠方確實也發現了問題。廠內機器根本不適於鑄造這種微型金片。因壓力過大,導致金片彎曲,機件亦容易耗損。因此,1950年5月3日,台廠即打起退堂鼓,通知台銀不再鑄造微型金片,一、二錢金片自此成為金瑞山的獨門生意,台廠也始終未能真正取代金瑞山。此刻,台銀應才真正意識到金瑞山「台灣第一銀樓」的美譽,絕非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