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缘”是如空老师给我取的法号。 如空老师传授我三样东西,一是汉字书写的笔法;二是禅修做人的“一点经”;三是如空老师修行的心地法门。 在如空老师传授书写笔法前,我对笔法的有无是半信半疑的,历代的书法家对此也是语焉不详,或者有意不谈清楚。王羲之在“书论”中论及笔势时,告诫儿子王献之:“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中国历代涉及传统技艺的行当,都在你隐一招我藏一式的传承中,丢掉了不少东西。书法的传承更是如此。自从得老师口传心授笔法后,我在笔墨的实践中证实了笔法的存在,也印证了书画同源的道理。
(我的作品《龙》,手机拍摄) 我的体会是:笔法千年必亲传,结字因时因人异。 笔法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一个把握身、息、意协调一致的过程。身体在书写中涉及到指、掌、腕、肘、肩、腰、胯、膝、足的整体协调,古人用一句“全身之力而送之”来概括,实际上省略了很多内容。息,指调整呼息以配合身体动作的协调。意,则指更高阶段的练习,以意来协调呼息和身体。身息意三者达到平衡,待熟练后再连“意”也去掉,这正是“求法之心不可无,执法之意不能有”的道理。
(我的作品《舞》,手机拍摄) 汉字书写笔法的学习,除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外,还体现出很强的秩序性,是一个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招一式都不可马虎。
(我的作品《心经》,手机拍摄) 举例而言,在狂草的“绞转”笔法中,就牵涉到对毛笔笔尖、笔肚和笔根的不同运用和练习。利用毛笔的这几个不同部位,做出“拧”、“捻”、“碾”的动作,这一“绞转”的动作就隐含并使用了沉坠劲、十字劲和缠丝劲,使笔和墨在宣纸上产生不同的运笔效果,书写出的字力道十足而富于变化。在书法行话里称为得“透劲”。 用笔和用墨是一个整体,不是两个东西,这是学习书法要特别注意的。用笔的轻重缓急转和用墨的淡浓干湿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悬腕用笔是关键,是保证笔劲来自四面八方的根本。 书法练习中,整体观,辨证观和历史观是贯穿始终的。对自己书法学习要有一个整体辨证和历史的观点。每一步的稚拙前行,都是后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基础。千万别被所谓文人的“逸笔草草”忽悠,在达到“逸笔草草”境界之前,已有过很多很多的不“逸笔草草”。想了解更多,关注了缘文创公众号 +(LY_Cultu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