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眼 于 2016-9-15 22:19 编辑
(本文系8月31日发表于今日头条的签约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如今的历史戏,皇帝一言不合就把臣子推出去斩了,不免给人一种死刑就是掉脑袋的错觉。然而,说到砍头与问斩,这似乎又是两层意思。先秦说到斩,大多是指腰斩。想想看,腰多粗,脖子多细,舍细而求粗,不免有些自找麻烦。但既然古人肯如此花费体力去砍腰,那么其中必定是有一些意义的。
腰斩据说是最痛苦的刑罚之一。人体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所以即便被斩也不会即死;另一边行刑者想要斩断腰部,想来也是需要一些努力的,而对受刑者来说这些努力想来只会更增苦楚。相比之下,砍头似乎就要人道很多。如果刽子手训练有素并且心情不错,大可以来个一刀两断,受刑者的苦楚只要三五秒就结束了。
秦代以后,斩首使用率越来越高,围绕斩首的故事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斩首大概可以做为将脑袋割下的刑罚的统称,然而是先将犯人杀死再砍掉脑袋游街,还是直接在街上把犯人活生生地砍了,总体来看还是略有区别的。
我们今天要说的很显然是砍活人这种情况,简明扼要起见,我们就说砍头吧。
砍头这种刑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但这究竟是一个民族发明出来传播出去的还是大家各自创造的一种普世发明就不好判断了。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东亚文化圈中,砍头是带有一定继承性的酷刑,换言之是一种带有仪式性的偏执行为。我们在执行砍头的时候往往注重以利器快速砍断脖颈,以强调这个“斩”的动作。
相比之下,西方人使用的是“断头”的概念。这种概念并不要求一刀两断的效果,只需要将脑袋移除即可。因此,在欧洲和中东的历史上,割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劈砍型利器也并非唯一选择。但为了紧扣文章的主题,我们依然以砍头为主线。
西方在上古时代就有砍头的传说。
美杜莎因失贞于波塞冬而被变成了蛇发女妖,凡看到她面容的人都会变成石像。后来,珀尔修斯利用盾牌反光靠近美杜莎并砍下了她的头,美杜莎就被干掉了。美杜莎虽死,她的头依然具有令人石化的功效,所以有传说珀尔修斯将其戴在身边,在后来用作武器。
公元前1世纪本都王国阿米索斯城铜币,背面雕刻着珀尔修斯手持美杜莎的首级
罗马帝国时代,砍头的刑罚变得流行起来。罗马帝国象征权利的束棒(即“法西斯”)中间的斧头就是砍头用的。
罗马共和国初期就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砍头事件。共和国的建立者卢基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他的后人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是刺杀凯撒者之一)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试图参与罗马王室的复辟而决定将他二人处决。
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老布鲁图斯转过头去不看自己被砍头的儿子,以表现作为慈父的他愿意为了共和的理念而大义灭亲的伟大事迹。
雅克-路易·达维特1789年的油画,布鲁图斯两个儿子的尸体被抬回来,而布鲁图斯则表情复杂地看向另一边
18世纪瑞士铜章,背面雕刻着卢基乌斯·尤尼乌斯·布鲁图斯转过头去不忍心看到两个儿子被砍头的景象
在此之后,砍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项常规刑罚。相比于其他死刑方式(比如耶稣被钉十字架),砍头是一种比较仁慈的死法。犯人不必忍受太多煎熬就可以迅速死掉,这对于死刑犯而言可以说是最大的优待了。因此,被砍头的一般都是罗马公民或者地位较高者。
罗马时代最开始使用的砍头刑具是比较趁手的斧子,双手持握,干净利落。然而后来,鉴于砍头是比较高级的死法,罗马人决定使用剑这种更加高贵的武器,以凸显对受刑人尊严的尊重。不过问题来了,剑这个东西操作起来稍微需要一点技术,不是每个刽子手都能轻车熟路地一刀两断的。于是,偶尔就会出现需要补刀的情况,甚至出现需要补两三刀的情况……行刑者固然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最大的自我心理满足,受刑者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公元七世纪末,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连年征战之后,被军官利昂提奥斯驱逐。利昂提奥斯称帝后,立海军军官提比略为共治皇帝。当时,保加利亚帝国逐步崛起,成为拜占庭重要的竞争对手。查士丁尼二世逃到保加利亚,并在保加利亚人的支持下重返帝国,利昂提奥斯与提比略旋即被砍头。此后三百年,拜占庭陷入了与保加利亚争夺霸权的拉锯战。
拜占庭皇帝利昂提奥斯像金币
罗马时代被斩首的人中,相比于皇帝和权贵,故事流传最深远的还是那些个基督教的圣徒。这些活跃于公元1到4世纪前后的基督教传教士、或据信展现了某种神迹的人们,但凡殉教,经常是被砍头。如前文所言,砍头是罗马公民的特权,因此这大抵是为了展示他们出身高贵却愿意为了信仰放弃生命的崇高品德。这个传统是从基督教真正的建立者,伟大的使徒保罗开始的。
使徒保罗被砍头
保罗之后,许多殉教的圣徒被描述为遭受迫害并砍头(当然,其他各种古怪死法也很多)。如今,如果你游走在欧洲的街巷,如果看到一些教堂上雕刻着一些捧着自己脑袋,但脖颈处依然发出光晕的人物,那他们就是某些殉道者了。虽然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殉道者,但也有许多恐怕连信徒都叫不出名字。
瑞士苏黎世1512年的银泰勒,正面雕刻着圣徒Felix和Regula以及他们的仆人Exuperantius。这三人原是罗马帝国圣摩利士麾下底比斯军团(该军团的6666人后来全部殉教)的军人。军团殉教时,这三人逃了出来,但又被抓住,随后被执行了死刑。就在三人头被砍掉后,神迹出现,他们各自捧着自己的脑袋又走了44步,爬上一座山,祷告后才倒地身亡。他们因此被封为圣徒。
到了近代,随着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砍头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1649年被送上了断头台。据说当时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用手帕沾了国王的血,拿回去延年益寿,还发展出一个邪教来。当时对于叛国罪而言,绞刑是更加常见的死刑手段。克伦威尔选择执行砍头,很显然是考虑了国王的身份的。死刑后,克伦威尔同意将查理一世的脑袋缝回到身体上,以表示尊重。
在查理一世之后,英国陷入了宗教与阶级斗争的漩涡,又有不少人被拉去砍头。从钱币学的角度来讲,詹姆斯·斯哥特领导的蒙默思暴动是颇为值得一提的。
查理二世死后,弟弟詹姆斯二世即位。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信仰让英国以新教为主导的贵族阶层感到非常不适。当时正在尼德兰流放的查理二世之子詹姆斯·斯科特利用了这一点,在父亲死后发起了反对詹姆斯二世的暴动,试图夺取王位。然而暴动未能成功,詹姆斯·斯科特在1685年因叛国罪被拉去砍头,据称当时刽子手砍了五六刀才结束战斗,可真是苦了小王子。
英国的詹姆斯二世时期纪念处死詹姆斯·斯科特的大银章,这时的斯科特被描述为叛国者而非殉道者
另一枚英国近代纪念章,可能铸造于光荣革命之后,在这里詹姆斯·斯科特被描绘为一个殉道者而非叛国者
100年后,海峡的另一面,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被推上了断头台。法国虽然不是最早砍掉国王脑袋的地方,但是却是将砍头文化发扬光大的国度。1792年,几位法国医学专家和机械工程师一同研究出一种新型砍头机器——断头台。
这种新刑具与以往砍头器械设备最大的区别在于,速度快、效率高、易保养、寿命长。为了可以更快砍断受刑者的脖子并防止卷刃,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使用斜刀,在接触脖颈的瞬间进行切割运动,这可以保证断头刀更加高效而准确地完成作业,也因此受到了受刑者们的一致好评(这点猫眼不是很确定)。
大革命之后,断头台砍头成了法国唯一合法的死刑手段,并一直被沿用至1977年。到了1981年,法国正式立法废黜了断头死刑。
与欧洲不同,中东国家古代的砍头刑罚更应该称为“割头”。行刑者用刀将死刑犯的头颅一点点割下来,使其备受痛苦,给参观者相当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是与欧洲“人道主义式砍头”完全相反的理念。这种起源于古代中东地区的割头刑罚后来传到了西班牙,并被人们所喜爱。中世纪的西班牙人会认为,从前面颈动脉处割起是行刑者对受刑者尊重的表现……如今,这种割头的刑罚依然被恐怖组织用来展现暴力与血腥。
公元三世纪波西斯王国时期银币,背面雕刻了割头的场景
在日本,砍头也有独特的文化。在日本传统忠君思想和愚民政策的笼罩下,下人因犯错被执行砍头是一种罪过被承认并获得体面的宽恕的表现。有时,你并不需要地位很高,也不必须犯下滔天大罪就可以享受被砍头的待遇,这与欧洲相比是非常优惠的。
另一方面,日本武士有一种称为“介错”的风俗。当武士进行切腹自尽时,会找一个信赖的友人进行介错。如果这位可怜的切腹者实在太疼了却又无法即死,介错人可以选择一刀砍下切腹者的头颅,为其解脱。
切腹因为太痛苦,在江户后期演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表演。切腹者象征性地在肚子上比划一下,介错人就一刀砍下来,省却了许多痛苦。当然,希望大家明白,我们既不能太高估日本刀的真实性能,也不能太高估介错人的水平。介错人经常连砍数刀也砍不断脊椎,空留切腹者不死不活地挣扎。
网传,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切腹后内脏流出却不得即死,同行盾会成员为其介错,三刀下去没成功。砍完第三刀,三岛还尝试咬舌,也没成功。无奈换人介错,才在第四刀将三岛砍死。
在日本人看来,切腹和介错都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是对尊严的维护。砍头文化成为日本后世军国主义暴行的一部分,我们经常可以在二战纪录片和照片中找到日本军人高举军刀准备砍向战俘或平民的可耻身姿。老实说,猫眼不太相信这些军国主义的崽子们真的练过几天刀法,而制式军刀的实际战力也颇为值得质疑,因此受刑者所遭受的苦楚绝非语言所能形容。
最后,我们还是要看回来。1912年民国建立,砍头的旧俗就废止了。鲁迅在1919年写了一篇《药》,算是对砍头文化的一个总结。革命与压迫,百姓的麻木与愚昧,这些基本都说对了。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搞清楚,那就是买人血馒头治病的人所犯的愚昧,乃是跟庙前虔诚跪拜的愚昧行为,以及梦想着积德行善吃斋念佛就可以得平安的愚昧行为同根同源的。
偶尔在一些方面一定程度的愚昧和麻木乃是每一个人应该被保护的权利。一个人人警醒的时代,绝对不会是一个幸福的时代。这点认识的错误,让鲁迅那一代人和受鲁迅那一代人影响的一代人注定无法建立一个好国家。
如果您喜爱钱币的话,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者今日头条媒体号:猫眼看币,我们会在上面更新最新的文章和信息,微信号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写的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