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猫眼 于 2016-8-6 00:45 编辑
(本文系6月26日发表于今日头条的签约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
猫眼按:
缅甸1852年发行的孔雀币,因其漂亮的钱币设计和独特的历史背景,一直广受各国泉友们的青睐。
收到泉友陈力(钱币天堂ID:纸醉金迷)的这篇文章时,猫眼觉得这篇文章的角度非常之巧妙:从关注度和热度甚高的孔雀币入手,先将近代机制币收藏的差异之美娓娓道来,再将文章升华到收藏机制币的要点精髓。。。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近代机制币好文。
再次感谢泉友陈力的投稿,希望猫眼能听到更多不同领域钱币爱好者的声音!
从生产标准化角度
发现机制硬币收藏的差异之美
一
人类历史,实际是一部通过生产改造自然的活动史,也是一部生产力的发展史。而生产力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生产标准的进化史。
在遥远的古代,刀耕火种是没有所谓“标准”的,也许同一部落、同一地区的先民在制作石器、骨刀之类生产生活工具时会遵循一定的形制,但这不构成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生产标准。
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大多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社会缺乏大规模的人员流动、缺乏分工,生产活动似乎也不太需要“标准”。一件产品的问世更多是凭借生产者的禀赋和直觉,生产周期很长,产品本身也比较简单。生产者之间很少信息交流,“手艺”的关键秘辛存于脑中,师徒口授相传,很少文字记载。
尽管古代中国认识到确立某种“标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秦国统一了度量衡,但这些政策指向更多是政治上的,对社会控制的意义更甚于社会生产。古代欧洲也大致如此。
近二三百年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逐渐丰富,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就需要扩大生产、需要分工,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共同劳动,而这也就需要生产的标准化。
以近代机制硬币为例,除了制作祖模具有艺术加工的成份外,翻压工作模具、轧片、冲压币胚、滚边无一不是通过机械按照标准操作完成,重量、成色皆不违定制。
但尽管如此,机制硬币的标准化生产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现代的我们已经很难在流通中见到存在币胚移位、复打、透打等问题的成品硬币,因为根据标准化管理要求,它们在出厂之前就被甄选剔除了。一个工作模具的使用周期或冲压次数有严格限制,造币机的设备压力也有仪表控制保持稳定,防止模具问题或者压力不足影响硬币质量。
然而这些问题在机制硬币诞生早中期基本上算是“常态”。特别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受综合实力、文化认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影响,在机制硬币生产上往往没有严格执行设计和施工标准,硬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较为突出。
钱币收藏家chevski就曾在《Low UNC和High AU孰优孰劣》一文中指出:
“18世纪及以前的币,由于压力不稳定,很多不能够做到满打。很多细节不足的币因为没有流通过可以评上MS,而一些压力很足状态很好的币,可能因为一点点流通和磨损,只能屈居AU了。反过来说,制作比较精良的19世纪后期及20世纪钱币,特别是德国、英国、日本这些造币大国的钱币,就不容易看到High AU比Low UNC好的情况。”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机制硬币生产标准化水平逐渐提高的演进过程。(猫眼插嘴:此文载于钱币天堂外币板块)。
二
本文的标题很大,缘起却是一个微小的观察。笔者和一些钱币收藏爱好者一样,把1852年缅甸孔雀银币(普制)作为一个收藏专题。这套银币由缅甸当局向英国喜敦造币厂订购设备生产,全套5个面值,其中4个面值的模具由喜敦厂设计制作,另有1个最小面值的模具据信来自英属印度加尔各答,工艺水平较前者粗劣不少。
这套银币里面1Kyat主币的好品存世最多,根据PCGS和NGC查询统计,1Kyat主币评分在MS以上的一共有21枚:从评级机构看,PCGS有10枚,NGC有11枚;从评级分数看,66分的2枚,65分的1枚,64分的4枚,63分的5枚,62分的7枚,61分的2枚。
按理说,收藏的选择面已经算比较大了。笔者却迟迟没有下手,原因是过眼的一些MS级1Kyat主币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瑕疵,而对于在设计上极尽精致鲜活之功的孔雀银币来说,这些瑕疵在笔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在笔者眼中,只有著名钱币收藏家John .J .Pittman收藏的两枚被PCGS评为MS66分的孔雀银币(下图)堪称完美,孔雀一身华丽羽毛在这两枚硬币上纤毫毕现、宛如梦幻。奈何币好价更高,其中一枚在2014年底的拍卖会上以近9000美元的价格成交,只能望币兴叹了。
在欣赏这两枚Pittman藏品时,笔者发现它们除了整体周正、孔雀一面打得很深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特点。最明显的是,在文字面3点钟方向、8点钟方向和12点方向都有相同的模裂痕迹。(这当然可以说明同模辨伪的局限性,但非关本文主旨,所以不作过多讨论。)
之后不久,笔者又在一枚NGC64分的1Kyat主币(下图)上发现了同样的特征,同样是孔雀面打制深竣,同样是文字面三处相同的模裂。
笔者判断,这几枚银币应该是在孔雀币开始制造后不久,使用同一模具生产出的。它们整体上还原了设计师雕刻模具的神髓,较之其他虽然也达到MS级、但孔雀身上已近“光板儿”的银币,这些银币的孔雀胸腹部羽毛的效果非常接近精制币的水平,令人赞为观止。
基于此,笔者猜测:从机制硬币的生产原理出发,这样的硬币在理论上应该还有。
果然之后不久,笔者又偶遇一枚具有同样特征的PCGS62分1Kyat主币。如果不是边道有磕,它的分数应该更高。
事不过三,笔者决定用“Pittman基因”来命名这一发现。最近,笔者还见到1枚带有Pittman基因、没有评级的裸币。
在笔者看来,Pittman基因其实是缅甸早期机制硬币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操作不规范的衍生物。
也许是喜敦厂提供的工作模具本身有问题,一百套里面只有二、三套能够“神还原”祖模的风采。
也许是缅甸方面为节约制造成本,超负荷使用工作模具,导致大量成品硬币“先天不足”。
也许是缅甸造币厂的工人素质不高,操作不熟练,工作表现不够稳定。
谁知道呢。
无论如何,孔雀银币的生产制造者在标准化生产这件事上肯定是不及格的。但是错误有时更能凸显正确的伟大。
笔者以为,当时一定也有人留意到成品孔雀银币质量的微妙变化,对带有Pittman基因的那些佼佼者自然就留心收藏了。21枚评级MS以上的孔雀银币,至少4枚携带Pittman基因,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很能说明问题。
Pittman(左)在1971年在加拿大钱币学会的会议上。
三
近代机制硬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有人认为它没有个性和灵性,收藏价值低于书画、瓷器和造像等艺术品。
但在孔雀银币上发现所谓Pittman基因这件事让笔者相信,有一些硬币是例外,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可能只是流于泛泛的普通货币,但有那么极少数在阴差阳错下生产出来,并最终成就为艺术品。
这一过程中,标准化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参照系。有标准就有差异,有差异就有对比,有对比就有美。所以每当我们拿到一枚硬币时,自己本身也要学会判断。这也算是钱币收藏的乐趣之一吧。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其余4个面值的孔雀银币。
5MU:NGC冠军,它犹如一朵绽放的腥红玫瑰,令人赞叹不已。
1MAT:NGC亚军,压印完美,细节清晰,夕阳余辉般的淡金色包浆凸显了图文与地章的鲜明对比。
1MU:PCGS季军。它柔和的琥珀色包浆让人赏心悦目。
1PE:最小面值,NGC53分。分数不算高,但,它是PE稀少版(KM6.3)唯一入NGC的一枚,PCGS没有入盒的。
附注:1、PCGS、NGC数据统计截止5月23日。
如果您喜爱钱币的话,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者今日头条媒体号:猫眼看币,我们会在上面更新最新的文章和信息,微信号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写的文章,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