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soa 发表于 2015-10-2 00:04:41

评级杂论

本帖最后由 pessoa 于 2015-10-2 00:13 编辑

钱币评级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工业与保险业相关联的问题。一个塑料盒,一张标签纸,大量代加工业务,极低成本的无烟工业,创造出奢侈品的价格,这是一条产业链,更是利益链,密切联系着喜爱收藏的你我他。
唯标准论的评级将钱币收藏庸俗化,而脱离标准的严评与高评都是耍流氓。

评级师总有自己的道理,看起来是专业性很强的,事实上他们不过如同富士康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机械的完成装配任务,对于一枚钱币倾注的情感,远少于作为币主的你,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要评几次才能给出你想要的分数,你对自己钱币的理解有时候更深刻。

评的松,你高兴之余后面会有一个倒霉的买家。评的严,你懊恼之后会有一个幸运儿来捡漏。服务于非现场交易的评级总会带来失望与惊喜,体验加分快乐也需要能承受严评的挫折。

评级的权威性是捧出来的,前提是能帮送评人赚钱。定价权的核心不是分数,而是品牌。当你的品牌竖立后,漂亮的钱币自然会送来,于是品牌看起来比较漂亮。

高评的币就是鲇鱼效应里面的鲇鱼,它让那些好币"坐立不安",于是创造出重新评级这样一项看似冠冕堂皇的业务。如果评级永远是一种尺度,重复性百分百准确,反而是一潭死水,人的追逐利益的赌性这个弱点一旦被别人掌握,就无法自拔。

评级币的价格是市场供需决定的,当同分数的钱币因为状态差异,价格差别越来越大的时候,一定是市场萧条的时候。因为买家都是非常成熟的,新人进入的太少了。

不玩评级,你很难买到好钱币了。只玩评级,你到最后也肯定不会懂钱币了。以前的人是评级再砸掉,砸掉再评级,所以他们既买到好钱币,也能懂钱币。不过现在他们不这么搞了。因为几年下来,倒是懂钱币了,可也不值钱了,算下来只有评级公司是赢家。另外就是盒子越来越结实,很难搞开了。

最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市场上多了不少美国评级的中国币,看号段是新评的。为什么现场评级如此方便的今天,还要冒着邮路与海关的风险送到美国去评级?谁来告诉我答案。




金枪鱼123 发表于 2015-10-2 01:53:36

欣赏好文,楼主叙事条理清晰,哲学家

匹兹堡钢人 发表于 2015-10-2 02:26:38

也有可能是在美国的人评级后,带回国销售的,或者直接从美国买回的评级后的盒子币

★阿劉★ 发表于 2015-10-2 07:05:15

最后一句话是文章中最重要的推论 有很多信息

★阿劉★ 发表于 2015-10-2 07:05:33

匹兹堡钢人 发表于 2015-10-2 02:26
也有可能是在美国的人评级后,带回国销售的,或者直接从美国买回的评级后的盒子币 ...

有没有新看法?

匹兹堡钢人 发表于 2015-10-2 09:00:21

★阿劉★ 发表于 2015-10-2 07:05
有没有新看法?

:lol:loveliness:;P

亚高 发表于 2015-10-2 13:15:40

非常到位的理性分析,评级是玩透了

云走天涯 发表于 2015-10-2 16:03:28

学习了!

czaqmlo 发表于 2015-10-2 17:13:38

绝对是玩透的节奏,其实评级仅要解决一个真假问题(对于新手来说容易上手而已)。看状态不看分,普通品玩分有意义吗?老五彩好状态币与洗白光亮高分币就没有必要对比了。高分真原光币有多少,除非财力足够否则看看也就行了,作为历史的过客何必太执着。

霸泉 发表于 2015-10-3 23:03:04

对于我们这种很少接触评级币的屌丝来说,此帖信息量很大,我需要消化一下~!:Q

春华 发表于 2015-10-4 21:14:08

说到底,评级只是一个大家接受又被绑架了的游戏,好在规则相对公平,而且考校玩币者的眼力

鉴泉斋 发表于 2015-10-19 22:00:54

评的松,你高兴之余后面会有一个倒霉的买家。评的严,你懊恼之后会有一个幸运儿来捡漏。服务于非现场交易的评级总会带来失望与惊喜,体验加分快乐也需要能承受严评的挫折。
兄说得很到位!

王子 发表于 2016-1-12 19:48:27

评比不评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级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