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 发表于 2020-9-22 17:16:17

赑屃驮碑 火漆银印



清末赑屃驮碑火漆银印,碑首为双龙纹饰,中间刻有大清二字;碑身两面刻有“海晏河清”“吉祥如意”,书法端庄,气度非凡;碑座为赑屃。雕刻精美,银色醇正,包浆温润,品相完好。赑屃驮碑,昂首负重,显示强大的精神力量,压印火漆彰显信用。

赑屃(bìxì),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龟趺,形似龟,好负重,力大无穷,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碑座下是其遗像。赑屃驮碑是古代建筑中的常见造型,古人凡兴建寺庙道观等大型建筑,必刻石碑以作纪念,石碑之下常有碑座。

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石碑也压得赑屃不能随便行走。

赑屃形象有点像古代传说中的玄武,故又有人认为赑屃是由玄武演化而来。但玄武是龟蛇合体,与赑屃有很大区别,且玄武是北方之神和水神,古代并无玄武变出赑屃之说。赑屃的原型,应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龟或巨鳌。对照早期的赑屃实物,可得到证实。

明代以前未见驮碑石雕动物为赑屃之说,有人质疑驮碑动物并非龙子,而是鳌。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卷三“赑屃鳌座碑”条称:“造赑屃鳌座碑之制,其首为赑屃盘龙,下施鳌座于土襯之外,自座至首,共高一丈八尺,其名件广厚,皆以碑身每尺之长,积而为法。”

又称:“鳌座:长倍碑身之广,其高四寸四分,驼峰广三分,余作龟文造。”因而认为碑首的盘龙才是赑屃,碑下的驮碑座是鳌座,赑屃是龙形,而不是龟形。这种说法也证实了明以后所说的赑屃原型其实就是鳌,《营造法式》称它为鳌座,明以后称它为赑屃。

留存至今的赑屃多为明清时期雕像,少量为唐宋时期遗物,唐以前则甚为罕见。早期赑屃多为巨龟形,至明清时期,才出现龙头龟身的形象。2006年6月,河北正定出土了一尊巨大的赑屃,虽有残缺,仍重达107吨。专家经过考证,认为这是五代时期的赑屃。

宋代的赑屃,也是龟形。如泰山岱庙前有数座宋代石碑,分别是大观圣作之碑、宣和碑、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大宋封祀坛颂碑等。这几座碑下面的驮碑赑屃,就完全是龟的形象。而岱庙的金代石碑和元代石碑,碑下的赑屃与宋代的赑屃形象非常接近。

由此可见,早期赑屃形象,是参照龟类形象雕刻成的。不过,赑屃和龟虽然十分相似,但细节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比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没有,而且赑屃背甲上的甲片数目和形状,与龟类也有明显的差异。至明代,赑屃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头部似龙。

如武当山有赑屃亭12座,驮着皇帝的圣旨碑文。这12座赑屃亭分别位于玉虚宫、净乐宫、紫霄宫、玉龙宫、南岩等处,驮碑总重在60-90吨之间。赑屃的形象,已与龟类有明显区别,虽皮披龟甲,但头似龙首,且头上有角。至清代,赑屃已完全是龙头龟身形象。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这种赑屃随处可见。同时,清代的赑屃还出现了一些更奇特的形象,如承德避暑山庄永佑寺有一尊形制颇为奇特的无名碑,其碑下的驮碑赑屃明显有别于其他同时期的赑屃。它的头上不是单角,而是双角;身上不是披着龟甲,而是披鳞。

新羽 发表于 2020-9-22 17:34:37

很压手的感觉~现在这种錾刻工艺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迷中迷 发表于 2020-9-23 18:26:04

跟一對,上家的圖

亚高 发表于 2020-9-23 19:33:27

迷中迷 发表于 2020-9-23 18:26
跟一對,上家的圖

漂亮,纹饰细节到位!

迷中迷 发表于 2020-9-25 08:48:51

這件更加精美,但沒能配成雙。銀器店的圖非常專業。

亚高 发表于 2020-9-25 12:04:37

迷中迷 发表于 2020-9-25 08:48
這件更加精美,但沒能配成雙。銀器店的圖非常專業。

这件的碑身看着是空心的,刻印风格应为民初,上周在广州看到一件北京款的,风格有些类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赑屃驮碑 火漆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