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14:32

【工藝淺談】“陰陽幣的形成”


日前有泉友發帖問到陰陽幣,特將以前的老帖修改一下新重發。原帖最早約莫是03/04年,現在已找不出了,順便添些新圖自己也溫故知。舊時製圖的技巧較為拙,現在也無暇重作,湊合攪和一下,舊雨新知,參考參考。
    *   *    *   *   *    *   *   *    * 曾在友壇見一有關陰陽面幣是怎樣形成的帖,其中有段“正常情况下,冲压完成时上模应带出铜元,同时,铜元从上模中脱落下来,…”云云,大誤。
要知道錯體幣的形成,要先了解其製作程序有簡單的概念。
正常情況下,硬幣壓印成形後是以下模向上頂出,再以抱鉗夾住帶走,經特定的通道落入集裝處(籃子或箱子),並非任其隨意四處掉落。請參考所附的示意圖。
模圈處下有彈簧,僅第二張B圖有繪出,其餘圖片是省略。

所謂示意圖,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內容較復雜的事物、工作原理或具體輪廓,繪成的略圖;描述某個工藝過程的等等簡單圖示;細節是無法詳加說明,除了工程師設計後交繪圖員繪製、附有尺寸材質精度、再交工廠生產的藍圖,一般所見素描圖都是示意圖,“點到為止”。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18:36

印花機器、抱鉗、退幣概略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19:35

陰陽幣形成的是硬幣壓成後,由於某種不確定、難以解釋的原因被上模或下模黏住沒有正常退出,新的幣坯接續放入後上模又再次下壓疊打,造成合面或合背的“陰陽幣”。
隔行如隔山,誠如光緒末年編譯刊行的《鑄錢工藝》此書所言:“書中只能言其大概,如欲詳細考求,必須親赴鑄錢局觀看。”,參觀後再請教有經驗的前輩,及研讀在造幣廠工作親身執行者的文章,才能學得一點皮毛。
對造幣過程有基本認識後,很多異常現象或問題即可豁然明瞭。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24:50

範例數枚,請參考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25:53

以前常見有不明其理的泉友說:工人裝置模具時大意造成,此說大錯特錯。裝設工作模是由技工負責,先至模具間領取,裝置完成後要試打,OK後交由印花間的工人生產;要每一道環節都出錯,然而生產用工作模的上、下模尺寸不同(有些形狀也刻意設計成不同),二原模與工作模更是完全不同,說成大意造成是天方夜譚。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6 06:29:04

幾張圖片借用友壇、SBP與eBay、網路上的,可知異常的“奇形之錢”無奇不有,多見不怪,硬幣重量愈輕、印花速度愈快,愈容易發生。。 “陰陽幣”或稱“陰打”,在英文中通常以brockage標示,有興趣可自己查看P/N記及全球各相關論壇的說明。
以上請參考

常乐 发表于 2018-6-6 08:09:42

谢谢您!又学到了知识。

金枪鱼123 发表于 2018-6-6 08:42:27

非常详尽,学习了

椖币生辉 发表于 2018-6-6 10:02:22

这是真正的收藏家,爱屋及乌,探赜索隐。恨不的自己动手制作一番:handshake

庄主 发表于 2018-6-6 10:21:47

又增加了对钱币背后的工艺流程的了解,感谢老师

草加 发表于 2018-6-6 13:02:11

图文并茂, 说明到位, 学习了!:handshake

klhy 发表于 2018-6-6 15:27:55

流程知识学习了

亚高 发表于 2018-6-6 18:20:40

谢谢孙老师,铜币中阴阳币比较常见,最终流出应该也是管理松散。

yksnioc23 发表于 2018-6-6 22:46:12

好文章,这是第二次读了。

未央 发表于 2018-6-6 23:06:37

学习了。孙老师辛苦了

铁血秀才 发表于 2018-6-7 06:01:43

拜读:):):)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7 09:54:52

理論上,發生的機率不分銀銅幣,但中國十文銅元產額鉅大,超過銀幣總額十多倍。加上硬幣重量愈輕,愈容易發生,而銀圓主幣重26-27克,中圓減半,都遠超過十文銅元的6-7克,這是十文銅元“奇形之錢”特多的原因。
至於成幣如何檢驗,是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擇期再談。
借張圖欣賞一枚陰打小頭

九龙币 发表于 2018-6-11 10:37:36

迷中迷 发表于 2018-6-7 09:54
理論上,發生的機率不分銀銅幣,但中國十文銅元產額鉅大,超過銀幣總額十多倍。加上硬幣重量愈輕,愈容易發 ...

感谢孙老师的耐心讲解和认真详实的图文分析,拜读后受益匪浅....:handshake

八度朵朵爸 发表于 2018-6-11 20:29:04

谢谢孙老师分享解惑

酌泉 发表于 2018-7-24 14:20:54

学习了!好文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工藝淺談】“陰陽幣的形成”